自从上一次他自己把自己关禁闭之后,整个人都沉默了许多。
往日那个人见人厌的刺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无论是训练中,生活中还是在赛场上,似乎永远都没有多少话。即便在场上打进进球之后,他也不会太过去庆祝,也不会有什么怒吼。这便是张雨的改变。今天在之前他已经命中了五记三分,但是他也依然没有去庆祝,没有去怒吼。而现在在命中了这记非常关键的三分之后,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这才高举右臂,振臂高呼。而王毅第一时间过来,与张雨重重击掌。同时在张雨耳边说道:“对,该怒吼时就怒吼!球员在场上需要情绪的发泄,而不是一直压抑自己!”张雨激动的点点头:“嗯。”他之前似乎有点理解错了。他认为的低调不张扬就是无论任何时候都沉默寡言,即便在场上如此激动的情绪下打进球也不应该去庆祝,不应该去怒吼。而现在经过毅哥的点拨,他才明白自己属实是太压抑了。球员们本来从事的就是充满激情的竞技体育。而在打进好球之后,该庆祝就得庆祝,该怒吼就得怒吼。此时法国主帅帕克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让球员们对张雨犯规,没想到的却直接被张雨打了个3+1。他还是有些低估这个张雨了。如果这个加罚再罚进的话,分差只剩下了一分。那种情况下在就不能再去犯规了。毕竟如果你不犯规的话,对方还不一定能打进。而犯规的话等于妥妥的给对方送分。于是他在场边用法语对着球员们高喊:“别再犯规了,不要再犯规了。”至此,华夏队算是破解了法国队的犯规战术。此时张雨站在了罚球线上,华夏队上到教练下到球员们,都在暗自替张雨捏了一把汗。尤其是一向冷静的王建华,此时手心里也都已经见汗。毕竟事关华夏队的七连冠大业。最主要的是自己还是王毅的父亲。其他教练带队都能夺冠。自己身为王毅的父亲,亲自带队,却丢了冠军的话,那就是在给儿子丢脸。这让他怎能不担心。张雨毕竟是个新人,在这样的大赛之中在如此关键的时刻,他的罚球到底怎么样心理素质对于罚球和对于运动战进球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运动战的时候,大家都处于运动之中,很多时候你投篮只是电光石火一瞬间的事情,根本没有功夫想那么多。所以往往大家凭着日复一日练习投篮的肌肉记忆,就有可能将球送进篮筐。而在罚球的时候,球员停了下来,而且给罚球球员的准备时间比运动战投篮时要多了许多,这个时候球员们很可能心里就会胡思乱想。比如在关键的时刻发球,有可能会想这个球不进就会输球; 有可能会想罚不进就丢了冠军;还有可能会想这个球罚不进球迷们该怎样骂我。脑子里杂念一多,情绪就可能受到影响。再加上现场一些球迷的干扰,那么在关键时刻罚丢的情况就很常见了。尤其是对于年轻球员来说就更加常见,甚至会有球员因为关键时刻罚球不进而留下一辈子的阴影,只要到关键时刻罚球就不会进。不光这些球员和教练们,现场的数万名观众,再加上电视机前的数千万观众,目光都死死的盯着张雨。他们心中也都有一个疑问,这个年轻人,他的罚球能进吗在所有人的以疑惑,怀疑甚至幸灾乐祸之中,就见张雨接过了裁判传过来的球。然后运了一下。也只运了这么一下。拿起球之后没有丝毫停顿,直接出手。整个罚球过程不超过两秒。可以说是速度非常的快。下一刻,就见篮球宛如跃出海面的海豚一样,划过一道比较平的抛物线,随后又光溜地滑入了篮筐之中。分差只差一分。现场再一次欢呼起来华夏队那些球员和教练们一个个也都是长出了一口气。王建华更是罕见地呼出一口长气。很多时候一场比赛看起来比分很接近,往往决定比赛胜负的,就是那么一两个罚球。罚进了就赢,罚不进就输。他们以为张雨这个年轻球员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投篮会犹豫,会有可能不进,却没想到张雨这么果断的就投进了。事实上,张雨一直以王毅为偶像。在很多事情上都摹仿王移。尤其是看到其他球员们在罚球时都要运几下球,调整一下呼吸,调整一下节奏再出手,而王毅罚球却仿佛像训练一样接过来就投,连运都不运,直接就出手。那种洒脱自然,那种随性,那种轻松的心态,真的不是其他球员可比的。而往往心态越是轻松,就越是能罚出训练时的水平。于是张雨就模仿王毅的罚球。刚开始他也像王毅一样,连一下球都不运,拿起来就投。但是后来练着练着他发现,自己用这种方法罚球,命中率比正常的要低。看来毅哥可不是谁都能模仿的,不过虽然无法像王毅一样连一次球都不运就能够罚进,但他却可以尽量的压缩自己罚球的时间,于是最终他练出了只运一次球,然后拿起来就出手的投篮节奏。当张雨罚进这个球之后,比赛时间只剩下了最后的2分18秒。法国队在进攻时靠着文班亚马篮下强打命中。分差又扩大到了三分,而比赛时间只剩下了1分58秒。比赛时间进入了最后两分钟,根据规则,最后两分钟之内不能对非持球人故意犯规。最后两分钟对非持球人故意犯规的话,属于技术犯规,到时候就会一罚一掷。所以接下来当华夏队进攻时,当王毅和张家城去拿球的时候,法国队无法再对庞博犯规。而此时王毅就放心大胆的去空切了。在他空切的时候,张家城先做了一个传球给张雨的假动作,让法国队的防守注意力在张雨身上,然后张家城才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吊给了空切的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