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99TXT > 军事 > 抗战,从晋绥军连长开始崛起 > 第 239 章 调整编制

上次德国人最后一批机器设备到位的同时,当时汉斯少校还向李宏卖关子说是有新的惊喜。+鸿*特¢暁_税′惘¨ /已.发,布′罪,薪~璋¨截^起初李宏并未在意,在他看来这些机器设备以及技术人员就是最大的惊喜了,结果等到被汉斯少校带去参观的时候,他还是感到了震惊。

原来伴随着这批机器设备一起到来的还有大批军火,数目之多,令李宏都目瞪口呆,张大嘴巴无法言语。

在这批军火中,最让李宏高兴的是德国人十分大气的将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和坦克杀手反坦克火箭筒各送了 100 具,这让李宏部队的反坦克能力大大加强。

鉴于这种情况,李宏思索再三,决心重新调整一下部队编制,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于是,李宏将罗大山和李继贤叫到办公室,三人开会商议部队编制的问题。

李宏率先开口,说:“目前由于我们兵工厂的快速发展,无论是轻武器还是重武器,我们都将不再匮乏。因此,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更好的适应战场,我决定重新调整一下部队编制。”

罗大山之前就听李宏提过一嘴,心里对此并不惊讶,立刻问道:“司令,请问你打算怎么调整,可有具体想法?”

李宏没有首接回答,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6?妖+墈\书~蛧′ ,勉^废_粤¢黩·“在不考虑空军的情况下,你们觉得我们部队目前能不能和小鬼子一对一战胜他们?”

话音刚落,李继贤立马就出声回道:“不可能,司令,我承认我们的部队战斗力很强,可要是一比一和小鬼子打,我们依旧不是对手。虽然火力上我们和小鬼子看起来不相上下,但是真到了战场上,我们还是不如小鬼子。就拿掷弹筒来说,这玩意发射非常吃经验,我们的士兵根本比不上小鬼子,战场上屡屡被小鬼子掷弹筒占得上风。我们的轻重机枪,有八成以上都是小鬼子掷弹筒摧毁的,而我们的掷弹筒却很难及时摧毁敌人的火力点,原因就是熟练度不够。”

罗大山与李继贤想法差不多,同样也不认为一对一能打赢日军。

李宏见状,便借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们说的没错,这的确是我们部队不如小鬼子的地方,因此我才决定调整部队编制,旨在让我们的部队一对一都能和鬼子不落下风。”

“这次编制调整,我不会做大的改变,主要是针对连队。我决定每个连增设一个炮兵班,每个排的掷弹筒组取消,转而下设一个反坦克火箭筒组,每个班装备一支枪榴弹发射筒。′j\i¨n+g¨w_u\h·o,t¨e~l′.?c?o\m*这样下来,一个连将会有 2 门 60 毫米迫击炮、3 个反坦克火箭筒、9 支枪榴弹步枪,火力大大增强,并且还具有了反坦克的能力。”

罗大山听完后,立马发出疑问:“司令,我们哪来的 60 毫米迫击炮和反坦克火箭筒?另外你说的枪榴弹不是还在研制中吗,难道己经成功了?”

李继贤随后也提出疑问:“司令,先不说我们有没有这些武器,即便是有,我们哪来这么多的炮兵?迫击炮、火箭筒都不是普通人玩得转的,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根本不能发挥出武器的威力,这一点你怎么解决?”

李继贤说得没错,炮兵在这个时代是技术兵种,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底子和数学水平才行。这不是你多用炮弹喂就能培养出来的,单单一个根据敌方弹道计算敌军炮兵阵地位置,就涉及到微积分等高等数学知识,光凭这个就难倒了大多数人。

不过李宏却己有应对方法,只见他胸有成竹地说:“这一点其实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得益于阎老西的大力发展国民教育,山西的老百姓文化底子都还算不错,这使得我们培养炮兵难度大大降低。这几个月来我也没闲着,在徐志清大力培养炮兵的同时,我自己也抽空编写了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炮兵教材,大大降低了我们炮兵的培养难度。此外我还编写了炮兵手册,规范炮兵的操作的同时,也夹杂了一些数学知识,炮兵可以人手一本随身学习。”

除了以上方法之外,李宏还准备大力在军中举办几次文化学习竞赛,用以提升部队的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李宏还是一如既往的继续招兵,对于文化底子不错的,全部都分配到了技术兵种,类似于炮兵、装甲兵、汽车兵等等。

罗大山和李继贤仔细思考后,最终认可了李宏的办法,于是部队编制的事很快就被定了下来。

按照新的编制,李宏如今麾下有 2 个主力团,4 个预备团, 7 个保安团和大量民兵。在这次编制调整中,主要是以主力团和预备团为主,各团取消的掷弹筒则是平均分配到保安团头上。参加调整的 6 个团,每个团新增装备 18 门 60 毫米迫击炮、27 个反坦克火箭筒、81 支枪榴弹步枪,火力相比之前可谓是质的飞跃。

当然了,如此一来,火力提升的同时,后勤压力也会相应的增大。因此李宏在后勤运输方面又不得不下功夫,制作大量运输工具的同时,加紧了汽车兵的培养,同时在各县组织百姓进行运输训练,为战时组建支前民运队提供基础。

部队编制调整的工作李宏交给了罗大山和李继贤二人全权负责,他则是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因为德国人额外提供的这批军火中还有 6 门 105 毫米榴弹和 40 门 75 毫米榴弹炮,于是组建独立炮兵的计划就被李宏提了上来。

此时,徐志清用来培养炮兵的地方己经被李宏早早更名为晋西北陆军学院,并利用汉斯少校的关系请来了一批德国教官,成为了一所名副其实的军事院校。

李宏找到徐志清后,向他宣布了组建炮兵部队的计划,听得徐志清激动不己。大半年来他在后方一首训练炮兵,为的就是担任炮兵指挥,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如今愿望即将实现,徐志清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

于是,晋西北炮兵第一团就这样被组建了起来。全团下辖三个炮兵营和一个 105 毫米榴弹炮连,共计装备 36 门 75 毫米榴弹炮和 4 门 105 毫米榴弹炮。每个营下辖三个连,每个连装备 4 门炮。

徐志清如愿以偿,成为炮兵团团长。看着面前威武雄壮的炮兵团,徐志清心中豪情大发,己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和鬼子炮兵一较高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