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99TXT > 科幻 > 我一个民营企业,毛熊求你别找我买军备了! > 第六百一十七章 白总敲代码

第六百一十七章 白总敲代码

“大家都停下手上的工作。,j+c\h.h-h′h?..c¨o,m*”

来到超级工厂后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白杨拍了拍巴掌。

上百名穿着白大褂的男男女女,分别停下手上动作。

看到白杨回归,众人喜笑颜开。

白杨介绍道:“刘教授,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青山集团的人工智能团队,每名团队成员,都在该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

刘教授客气地与众人一一握手。

这时,白杨发现一名女研究员表情有些不对,开口说道:“是不是企业之星号宇宙飞船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出现了什么问题?”

女研究员一脸羞愧地说道:“白总抱歉,你传授给我们的资料,我们只能看懂一小半,由于无法完全看懂,工作进展断断续续,直到现在,仅仅完成了17%的任务量。”

“你们不用愧疚,这件事情也怪我,火星向地球发送信号和资料,有时会受到宇宙辐射的干扰,为了避免你们接收不到,我没有将资料内容写得过于庞大。”

“因为你们能够看懂,算了,后续的问题我来解决。”

理解不了白杨从火星传回的技术资料,不是这些人能力不够,而是他们与白杨根本就不在一个维度。

现场的这些研究员,顶多处于三维。

白养已经站在了六维空间。`[-我?的,书?|城@/′ @免)?费a*阅?:°读#

以三维空间的能力,领悟六维空间的技术,着实有些难为他们。

见白杨要亲自上手,众人表情从沮丧变得激动。

现场研究员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年轻。

而且不是一般的年轻。

年纪最大不过三十五岁,最小的只有二十四岁。

之所以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大量成绩,与白杨的细心培养脱不了关系。

青山集团之所以发展壮大,成为人类第一大企业。

源源不断地招揽高级人才只是一方面。

对人才的内部培养,才是青山集团能够崛起腾飞的重要关键。

每当有闲暇时间,白杨就会将一批认为是可造之才的好苗子叫到身边,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

大神主动给你喂饭,即使成不了大神,也能有质的飞跃。

众人主动让出一条路。

白杨脱下身上的西服外套,交给了一名科研人员,活动双手坐在电脑前。

这一刻,研究员们屏住了呼吸,一眨不眨地盯着白杨的双手。

刘教授一脸纳闷。

这是什么情况?

既然是大家解决不了的问题,众人难道不应该紧盯着屏幕,了解白杨以什么样的方法解决问题?

为什么要看他的手?

下一秒,噼里啪啦的声音传入刘教授耳中。·x\w+b^s-z\.?c`o,m/

刘教授定睛一瞧,一颗心直接提到了嗓子眼。

自己看到了什么!!

白杨的手还是手吗?

双手纷飞,速度快到眼花缭乱。

“每次看白杨编写程序,输入代码,就像看了一场精彩的演奏会。”

“咱们敲击键盘的声音枯燥乏味,换成白总,不知有多么的动听悦耳。”

“我从小就开始学习编程,自认为手速不慢,可是和白总比起来,也就是个幼儿园水平。”

“白总编写程序的速度,比咱们大家加起来,还要强上一百倍。”

“一百倍?你真好意思往脸上贴金,一千倍都不止呀。”

“谁能做到像白总这样,一气呵成,连检查都不用检查?”

众人的议论声和感叹声,一字不漏地传到了刘教授这边。

刘教授傻愣愣地站在原地,完全不敢相信白杨是在编写代码,解决困扰众多科研人员的程序问题。

他根本是在施展魔法。

施展一种人类无法做到的科技魔法。

刘教授不是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可毕竟是高级知识分子,长期在航天航空中心工作,曾经碰过一些编程高手。

对于编程,刘教授多少了解一些。

据他所知,程序编写过程中,手速如果太快,往往会出大事。

编程变成不是打游戏,不是谁手速快,谁就牛。

需要进行大量逻辑运算,数据思考,缜密的数据分析。

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有可能推倒重来。

白杨在干什么?和机器人一样,迅如闪电般地敲击的键盘。

别说思考,估计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这么快的速度,就不担心出现错误吗?

一两个小bug,就有可能导致编程内容全部出错。

一分钟,两分钟……

时间过了两个小时。

刘教授准备出去上个厕所时,白杨从椅子上站站起来,伸着懒腰说道:“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主要技术难题被我突破,剩下的问题,以你们的能力应该可以自行解决。”

“哇!白总,您真是太帅了,就算您手把手教,我们要完成这些程序编写,起码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您只用了两个小时,帅到没朋友。”

“嘿嘿嘿,要不然,白总怎么是人类的希望之光,咱们只能当普通研究员。”

“这就是实力差距,比不了,完全比不了。”

“跟着白总躺赢,这感觉真爽。”

众人喜笑颜开,不停拍着白杨的马屁。

刘教授鬼使神差地说道:“你们就不检查一下吗?”

听到这句话,众人转头看向刘教授。

仿佛刘教授说了逆天的言论?

“我有说错什么吗?”

刘教授木讷地问道:“白总进行两个小时的编程,就连思考都没时间,你们真的不要检查吗?”

白辰编写的数据代码密密麻麻,数都数不过来。

谁敢保证其中不会出现问题?

刘教授好心提醒大家检查,怎么众人看自己的眼神这么怪。

之前的女研究员说道:“刘教授,你说这话,就是在质疑白总的能力,像这样的编程,白总不知做了多少,每次都是100%的正确。”

“要在白总的编程中找到bug,比数清楚天上的星星有多少还要难。”

“没错没错,这一点我们大家都可以证明。”

一名男研究员用玩笑的口吻告诉刘教授。

大家曾经打过赌,谁能在白杨的程序里找到bug,现场这些研究员有一个算一个。

愿将一个月的工资拿出来充当赌注。

交给找到bug的人。

截至现在,也没人拿到这笔大奖。

青山集团给予员工的待遇丰厚到极点。

研究员的工资,全部在百万以上。

这里的百万不是年薪,而是月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