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人才遴选
时空穿越不是不可能实现,问题是人类没有走出地球,缺乏制造时空穿越装置的材料。=#?6?~?1?_看.书-网° _:×免?^?费?阅2±读>`£
各个星球用各个星球独有的资源,连制造时空装置需要的材料都搞不清楚,就敢妄言能在一年内制造出时空穿越机,将人类送到其他时空。
这种人不是疯子,也是脑残。
连最基本的时空原理都搞不懂。
地球微乎其微的氦3燃料,月球到处都是。
这就是最好的体现。
白杨的万象黑科技搜索系统中,有几大极大宇宙文明的完整科技。
饶是如此,白杨也要一步步地发展。
直到夏国彻底在月球站稳脚跟,白杨才开始制造宇宙飞船,
月球上的氦3燃料,是一种非常的重要引擎能量,没有占据月球,白杨即使造出宇宙飞出来,也是只能看不能动。
地球的氦3燃料只够宇宙飞船进行一次单程飞行,能不能飞回来,只有天知道。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我认为向社会招募科研人员,这个计划是可以试一试的,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什么人都用,能不能挖掘出有用的人才,主要还看大家的审核。”
白杨认为只要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人才筛选机制,一定弄从社会选拔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小,;说§C??M±S- (#免¤?μ费|阅?读¥
航空航天中心乃至青山集团的科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部都是学院派。
什么是学院派?
从小接受系统教育,就读知名初中,重点高中,一步步进入到重点大学。
学院派教育赋予了这些科学家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加广阔的视野。
同时也局限了某些思维。
散落在民间的科学家,走的是野路子。
敢干敢想,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束缚。
白杨当场问了大家一个问题,由重点大学培养出的科研人员,是不是缺乏大胆想象的能力。
不敢想人类能在环境恶劣的行星生活,更不敢想人类能够制造星际武器。
大家互相看看,不约而同地摇了下头。
现场众人既是国内知名专家和院士,还在各个大学兼任不同的职务。
周院士除了是航天航空中心负责人,还是夏国最高科研学府的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
众人培养出的学生,确实有一部分缺乏探索精神。
周院士感慨地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以前,我们将民间科学家当成一群妄想症患者,白杨同志的这番发言,也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民间科学家确实良莠不齐,也确实存在着大量不切实际的想法。?o>鸿¢D÷特:¨,小(说/网@?¤ !追°?;最__t新:¥|章=?节[”
“如果将整个团体都归类为不能使用的人员,确实是刻板偏见。”
马院士用赞同的口吻说道:“白先生,我们大家集体同意,你的人才招募计划,你现在能不能和大家讲一讲具体章程?”
“至于这么遴选,就要看大家的。”
白杨摊开双手苦笑道:“我真没有时间一条条地拟定人才选拔的具体章程,这些工作就麻烦大家了。”
“既然这样,我们现在就回去,商议人才遴选的具体章程,向社会全面选拔人才。”
周院士和白杨一样,都是急性子,一旦接受任务会马上落实下去。
片刻后,众人接二连三地离开了白杨的办公室。
来到航空航天顶楼大会议室,进行紧急办公会。
“我宣布以科学界的名义,向全球范围遴选人才,只要有能力,有想象力,富有创造力,都可以报名参加我们这次的人才选拔计划。”
返回会议室的路上,周院士已经想好了几条章程。
本次的人才选拔,不限数量,不限年龄,更不限国籍。
周院士和十几名专家,组成最高评审小组。
其他专家,院士,教授,分别组成各支筛选团队。
一场轰轰烈烈的全球人才选拔正式立项。
全球各国新闻媒体,纷纷以大篇幅报道这件事。
有想法有能力的民间人才闻风而动,踊跃投稿报名。
将自己最为得意的作品,发到选拔邮箱,幻想着自己一朝成名,成为科学界里的专家和精英。
由于要研发新型材料,白杨无暇关注人才选拔的事情,带领青山集团的内部团队,关起门来进行超新型复合材料研究。
时间一晃过了一个月。
周院士找到白杨,提出了一个额外请求。
希望白杨能够出一道考题。
一个月的选拔里,周院士率领的最高评审小组,接到了几百万份投稿。
里边内容有的天马行空,完全不具可行性,有的倒是有几分可取之处。
数量实在是太多,周院士希望能够换一种遴选方式,像是考试一样由白杨出题。
之后,白杨给出标准答案。
这样一来,遴选工作能够大量节省时间。
说不定还能从中选拔出一些,与白杨想法契合的优质人才。
“这个方法好。”
白杨笑着说道:“周院士,你先等我一下,我马上就给你出题。”
花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白杨将考题放进存储器交到周院士手里。
周院士如释重负地说道:“这样就好了,每天审核几十万份材料,说实话,工作量比研究歼星炮还要大。”
得到白杨给予的考题,周院士马上返回航空航天中心。
当天,中心网站挂出了白杨的考题。
之前的遴选方式全部作废,重新制定选拔标准。
对这道考题进行解答和分析。
有了评选标准,周院士等人的工作量骤减。
想要滥竽充数的人才,数量也开始减少。
敢于挑战白杨给出考题的民间人士,都是有着自己的信心。
又过了一个月,周院士带领团队专家找到白杨,欣喜地拿出了一份报表。
从白杨给出考题,一直到昨天。
共有三百二十万人参与这次考试,经过一层层的评审选拔。
三百二十万人里,十七万人脱颖而出。
其中两百人进入到了最终的复审。
这些人给出的答案,与白杨给出的正确答案已经非常接近。
“没想到的,真是没有想到,竟然有二百人无限接近我的正确答案。”
白杨面带喜色。
人才遴选方案果然有效。
考题难度说不上高,空来考验普通人,绝对是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