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99TXT > 古代言情 > 大明:太后她铁腕治国 > 第471章 南巡一

到了八月,平安过完十七岁生日(虚岁),内阁平稳过度,三位阁臣请求致仕。?/求!′?书?帮? (?_首×?-发+

孙承宗授太师,全俸、全股票退休,荫一子为中书舍人。

袁可立授太保,全俸、全股票退休,儿子袁枢荫父职为户部郎中,不受。

韩爌授太傅,全俸、全股票退休,荫一子为中书舍人。

朝局基本稳定,张蔷终于松了一口气,按她的计划,准备外出走一走,看看她治理了十一年的大明江山。

出发之前,她准备关心一下儿子儿媳,谁知这一关注,又走不了了。

平安只有一位皇后,小两口的生活起居,全靠懿安太后照顾,张蔷这个正经的婆婆,反而当了甩手掌柜。

按张蔷的意思,要让小两口满了二十岁再要孩子,但懿安太后张嫣说:“平安只娶一位皇后,本就不合规矩,要是皇后两年内没有子嗣出生,恐怕朝臣们会催着他纳妃,反而影响小两口的感情。”

张蔷征求了舜华的意见,舜华当然希望女儿大一点再要孩子,但懿安太后说的也有道理,进宫是女儿自己的选择,啥时候要孩子,也尊重小两口的心愿吧。

于是,王瑾在六月查出有孕,许是从小锻炼的原因,竟没什么孕吐反应,照样做她的淑德女塾山长,每周一到周西,出宫去女塾处理事务,还是太医院列行请平安脉时,给诊出来的。¤,小{?-说?宅?? 3追!~最>μ3新2~?章`3节?

可把小两口高兴坏了,懿安太后立即就不让王瑾出宫了,要她待在坤宁宫好好养胎。

连准备跟随夫君回南洋的舜华,也留了下来,女儿年纪小,又生第一胎,她实在放心不下,夫妻两一商量,舜华就决定留下来,并叮嘱夫君:“送一队吕宋医院的医护人员过来,带上手术设备和抗生素。”

张蔷听说后,笑得跟狐狸似的:“好啊好啊,正好利用南洋来的技术团队,在北京兴建一所中西医结合的新型医院,以前忙着填饱肚子,现在,是时候提高大明的医疗卫生水平了。”

舜华摇头苦笑:“你呀,还是跟前世一样,喜欢顺杆爬,给你一架梯子,你能上天摘月亮。”

“有现成的梯子不用,俺傻呀?”张蔷说,“南洋的团队回来,先在北京建一所医学院,用于培养人才,再建一座附属医院,能做手术的那种,用于服务百姓……

为了感谢南洋公司的付出,朝廷开放南京市场,允许南洋公司在南京建一所综合性的医院,南洋公司的抗生素、金鸡纳霜、青蒿素,允许在大明境内销售,与中药材税率一样,怎么样?”

舜华道:“这几样药品,可是南洋公司出口欧洲的顶级商品,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贵十倍……”

张蔷气得拍着她的背,恨恨地道:“你个财迷,要不是你当年拒绝做光宗的太子妃,老天能把我送过来么?你占了先机,利用前世的技术,研制出了这些药品,不想着救治我大明百姓,却拿去救南洋猴子和欧洲强盗,你……你还是不是大明的……丈母娘了?”

舜华拍着手道:“看看,看看,又急眼了,俺也没说不给嘛,兹事体大,俺总得与孩子他爹商量商量嘛……况且,南洋公司治下的土著百姓,也是大明的子民,你是太后,要对各族百姓平等对待……”

张蔷不接她这个茬,只道:“况且,俺也为你开放了大明市场,又没有收你高额关税,你多了一块全球最大、最富裕的市场,还想怎么样?”

“谁不知道你的算盘?以市场换技术。+h_t·x?s`w_.*n′e′t~”

“就算你不换,俺的皇家科学院,要制造出抗生素和青蒿素,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有了青蒿素,金鸡纳箱也没那么宝贵了。”张蔷说,“况且,俺的皇家科学院己经研制出疗伤神药,药效与前世的云某白药不相上下……还有万能的清凉油……依托大明的道地药材,什么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逍遥丸……俺研制不出来?”

张蔷拍拍舜华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老袁啊,不要敝帚自珍了,风物长宜放眼量哦。”

“呵呵,不愧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惯会忽悠人,真是服了你了。”舜华也不用与夫君商量了,当场拍板道:“行,帮你在北京建一所医学院,一所附属医院,南洋公司独资在南京建一座综合性医院!”

大明朝管理医疗卫生系统的机构是太医院,太医院除了负责皇室诊疗,御药制备外,还设立医药提举司,负责培养医官,学生需学习《素问》《本草纲目》等经典,通过月考、岁考选拔,合格者授予御医、吏目等职。

在府州县等地方行政单位,设医官管理本地医疗,负责收集民间药方、培训乡村医生及上报疫情,并建立惠民药局,由太医院统一调配药材,遇灾荒或疫病时开仓施药,兼具公共卫生与慈善救济职能。

大明是有一套完整的医疗管理系统的,但医官的俸禄和惠民药局的经费,全靠朝廷拨款,到了现在,因朝廷缺钱,全国有七成的惠民药局处于瘫痪状态,无法行使功能。

张蔷要做的,是像清理官店一样,向基层的惠民药局派遣医生,设医馆开门看诊,让药局能赚钱养活自己,减轻中央财政的负担。

舜华也很赞同她这个方案,两人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查阅资料,收集数据,最后整理出一册厚厚的《大明医疗系统改革方案》,让平安拿去前朝讨论。

张蔷遗憾地说:“听说种花家编撰的《乡村医生手册》,是穿越必备神器,可惜俺们都没带过来,只好让太医院组织各地医官,重新编撰一本了。”

舜华无奈地耸耸肩:“哪有完美的穿越?咱们能捡回一条命就不错了。”

太医院院正傅懋光,推荐了前太医院院判孙光豫,吏部也推荐了前三边总督(总督陕西、甘肃、宁夏军务)武之望,两人医术高明,武之望是朝廷高官,管理经验是没得说的,但二人都是七十多岁高龄,且目前在老家养老。

孙光豫还在为百姓治病,武之望在家闷头著书,没办法,既懂医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实在难得,天子只好亲自下旨,盛邀二人回朝,主持医改事务。

皇后王瑾看到夫君搜遍全国,只找到这么两位老臣,立即向舜华提出,要南洋公司派遣一位卫生系统的官员,回来协助朝廷的医疗改革。

舜华哀叹:女生外相啊,胳膊肘往外拐!

张蔷笑得见牙不见眼:“你错了,平安跟她才是一家,人家哪里向外拐了?”

十月初,她决定出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