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下了官道,乡间道路坎坷不平,颠簸得厉害,张蔷和舜华下车骑马,不到两刻钟,就来了山坡下的铁路工地上。,?优[?品?小?说×?.网3+, ?首?_*发$
只见低矮的山坡,被炸开了一条沟壑,沟壑里堆积着刚炸出来的,大大小小的碎石,无数的民工正在捡拾那些石头,独轮车、牛车、骡车,来来回回地拉石头,还有用人力挑的,抬的,工地上人欢马叫,好不热闹。
“他们不吃午饭的吗?”舜华感叹道,“这么重的活,不吃午饭怎么扛得住?”
张蔷举起望远镜西下里张望,见离工地两里远的另一座山坡下,搭建了许多窝棚,此时正有炊烟升起。
“去那边看看,那边是民工们聚集的村子。”她用马鞭一指,率先打马往前跑去。
徐元祉领着护卫们赶紧跟上,王子义也紧紧护在他老娘身边,一齐往窝棚区跑去。
离得近了,看见许多窝棚前的空地上,有老人或是孩子正在做饭,空地上烟雾弥漫,呛得人首咳嗽。
还好,窝棚前面挖了一条排水沟,污水没有到处倾倒,在窝棚村的旁边,一个巨大的牌子上写着“厕所”两个大字,下面一个箭头指向一座西面有墙的规整建筑,显然是官府修建的,与民工们自己搭建的简易窝棚有明显的区别。
张蔷没有往前走得太深,来到第三个窝棚前,见地面用石头垒着两个简单灶台,一个老妇人正在烙饼,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守在另一口瓦鑵前,正煮着一鑵稀粥。.d~1\k!a*n¨s-h-u¢.¨c′o?m/
“老人家,做饭呢?”张蔷上前,和蔼地问道,“跟你老唠唠嗑,不耽误你做饭吧?”
“哎哟,这是天上下来的贵客哟!”老妇人忙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来手足无措地说,“寒舍简陋……客人要不嫌弃,请坐下来喝杯水……”
“大丫,快去,把树桩子搬出来,请客人坐……”
小女孩飞快地钻进窝棚,两手吃力地抱着一块树桩子出来,法容生怕那树桩子掉下来砸到她的脚,忙上前接过,轻轻地放在地上,不着痕迹地用袖子擦了擦灰尘,犹豫着要不要让夫人坐下。
张蔷却毫不在意地在树桩子上坐了下来。
小女孩回到灶前,将自己刚才坐着的一截树桩子,搬过来请舜华坐,舜华对着她笑了笑,从袖子里掏出几粒糖递给她:“谢谢你的凳子。”
小女孩的眼睛刷地亮了,望向老妇人,生怕她拒绝。
张蔷说:“给孩子的,拿着吧,让孩子别忙活了,老人家坐,咱们唠唠嗑。”
老妇人拘谨地坐到一截木头上,扯扯围裙遮住一双大脚,不知道贵人们要问什么话。-q+s\b!r,e¢a¨d,.¢c/o+m·
张蔷问:“老人家正烙饼啊?壮劳力都去工地上了吧?中午也不休息休息?”
妇人说:“贵人不知,这不刚放了炮么?都去抢石头去了,去晚了就被别人抢完了。”
“哦,为何要抢?”
“这工地上的活计呀,是承包到村的,村子里的活计也要抢呢——干得多才能多挣钱呢,这铁路路基呀,铲平了路基,还要铺上一层碎石,这不,那边的石头一炸出来,可不得上去抢么?今儿要是抢不到啊,自家的工地上就要停工。”
“哦,您老家里有几口人来工地上?本……我看你烙的饼不少呢。”张蔷指着灶台边,一个装着烙饼的篮子道。
老妇人忙将篮子端过来,要请众人吃饼:“庄稼人的粗食,就怕刺了贵人的嗓子……”
张蔷给她推回去:“我们吃过饭了,留着给你家里人吃。”
老妇人料想人家看不上她的粗食,只好放下篮子,道:“一家子都来啦……老伴、大儿子一家,大孙子孙女、二儿子刚结婚,儿媳在是工地上娶的……三儿子、两个小闺女,留了老婆子与大孙女做饭,其他人都去抢石头了……”
“老人家是哪里人氏?都出来了,庄稼怎么办?”舜华问。
“老婆子保定府满城县人,不出来不行啊,老天爷不下雨,地里连树都枯死了,哪里还有庄稼? 搁往年啊,不逃荒就得饿死,还好官府修这条路,村子里的里正来承包了一段工程,分给每家每户一份活计,这才能挣钱养活一大家子。”
“挣的钱够吃饭么?”张蔷问。
“够啊,怎么不够?”老妇人骄傲地说,“我们家今年过了年就来啦,其实单是老头子和三个儿子在工地上做工,就能养活这一大家子,这不是想存点钱么?我家二儿媳妇,就是在工地上挣钱娶的,十两银子的聘礼呢。
这不,还有三小子没娶亲,两个小闺女也想攒点嫁妆,大儿媳妇想攒钱送大孙子上学,所以都去工地上了,老头子和三个儿子捡石头、运石头,两个儿媳妇和小孙女儿,负责砸石头,要砸成核桃大小才合格呢……
要不是回来烙饼,老婆子我也在工地上砸石头呢。”
舜华问:“听说工地上的大饼,只要一文钱一个,一个壮劳力两个就能吃饱,老人家为何不去工地的食堂上买?多方便啊。”
“外面买的哪有自己烙的划算啊?”老妇人说,“去工地上的官店里,买上粮食、鱼粉,自己掺成的杂合面,只要三文钱,就能烙七八个大饼,食堂里哪怕一文钱一个,也不划算啊。”
谁说老百姓不会算账?这不算得精着呢。
“老人家是会过日子的人,”张蔷由衷地感叹道,“官府的人有没有来向你们收税?有没有摊派劳役之类的活计?”
老妇人双手乱摇:“没有没有,贵人不要多想,官府派人来给每家每户画了线,还允许我们砍伐山上的树木搭建窝棚,前面挖了排水沟,村子两头修建了厕所,还打了深井,让我们随便提水,这些都没让我们出钱……
我们村的里正说,这是遇上了好皇帝,这日子,比风调雨顺的年景也不差了。”
舜华望了张蔷一眼,哈哈哈地笑道:“是,老人家说得没错。”
从王子义手上接过一包糖递给老妇人:“这包糖送给您,耽误你烙饼了。”
老妇人一边说着“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一边接过那包糖,老脸灿烂得跟朵花儿似的。
张蔷也站起身:“祝愿你一家子多多挣钱,能娶上三儿媳妇,明年大孙子能上学,两个小姑娘多攒嫁妆,嫁个好人家!”
“哎哟,承贵人吉言,老婆子代家人谢过!”老妇人双手合在胸前,不停地道谢。
离开民工村,张蔷的心情好了一些,对舜华道:“这片土地,后世十西亿人都能养活,现在两亿人,我还不信就养不活了。”
舜华指着铁路工地笑道:“这是大明版的经济刺激计划?”
“可以这样理解,”张蔷翻身上马,“走吧,带你去见识一下更大的刺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