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所有食材相继清点完毕,被搬入地窖中。^微\趣\小^说~ _首^发-
李爹见他忙完,示意跟他去账房那边谈。
两人到账房,李爹朝他道。
“先说你的情况,原先东家便把你厨子的月银从1两,调整到一两半,如今农田管事一职,另给你开了2两月银,所以你的总月银是三两半。”
刘大山眼睛猛的瞪大,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三三,三两?”
李爹含笑,“是三两半。”
刘大山倒吸口凉气,眼睛瞪得跟铜陵似的,“怎,怎那么多。”
他不觉捂胸,按住快跳出来的心脏,有种恍若在梦中的不真实感。
寻常农家一年到头也就挣个七八两。
原先来庄子,每月一两,他还觉得是烧高香。
谁知现在竟翻了两倍多。
之前听到东家给长工开出一两半的月银。
他便想着自己也能升到一两半就知足了。
谁知……
他飞快盘算,一个月三两半,那一年下来岂不是就有四十多两银子。
这么一算,他又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
李爹看他激动傻了的模样,好笑道。
“别高兴太早,虽说月钱都提高了,但东家也给了三月试用,若三个月后评比不过,便会被解雇。+墈,书\屋_ ¢已.发\布_罪^辛?蟑-结?”
闻言,刘大山发热的心稍微降了点温。
他连忙保证,“我一定尽心尽力好好干,不叫东家失望。”
李爹失笑,“跟我保证没用,用行动来证明,接下来说说你农田招人的事,你可有想法?”
刘大山忙收心,严肃道:“我打算招五个人即可,既然是长工,每日只需专心侍弄农田,四十亩田,五人足够了,对了,这事我想找老爷子问问,不知可否?”
他说的老爷子就是李爹的父亲,也是小莲的祖父。
他原是李家村的里正。
后来李家村成了福安郡主的田庄,便也没里正一职。
不过平时李老爷子在庄内还留有威望,一些想法和意见大家也愿意听。
李爹却是摇头,“此事既然东家交给你,最好还是别假他人之手,说不准这也是东家给你的考验之一。”
刘大山一怔,似乎也明白过来。
瞬间面上闪过一丝暗惊和庆幸。
“对对,你说得不错,得亏你提醒我,这事我自己想法子。”
李爹颔首,“东家给新长工的月银是一两半银,试用三月,包食宿,因为夜间也需要照料田地,所以需在庄内住下,每月有六天假,只要安排好手上的活就可以随时调用,你也是,这些等下次发月银我会统一告知。¨衫*疤/墈¢书_旺\ ,勉′费+悦-读*”
刘大山听到不止有假,还一个月六天,又不觉瞪大双眼,惊喜难以抑制。
“东家实在太慷慨了!”
李爹也笑着点头,非常赞同。
今日看过东家对庄上人员的安排和待遇,他便彻底放下心来。
这位东家,是宽厚之人。
当然,宽厚不代表他们可以肆意胡来。
只是之前的某些担忧大概可以去除。
云知意不知道今天开始,她的死忠粉又多一位。
她刚在后山山林中逛了一圈,这会已经回到中院。
府内情况她都从青空共享的记忆中读取到。
见没什么需她亲自出面处理的事,便不管。
她进入空间,打开收割机,把蔬菜地其中四十亩田的菜收起来。
空间中的田地她可以投放到外界,这样外界种植,空间里也会同步呈现。
灵田属性也会施加到外界土地。
空间灵田好是好,就是种地不能靠意念操控。
需要进行人为自种。
所以干脆投放到外界,让人来种。
成功当了甩手掌柜,她便终于能悠悠闲闲宅家。
只是庄里倒是风平浪静,田庄却是响起一片连连惊呼。
一是傍晚庄上的人回家,又带来新消息。
第一个消息,当然是李承志被东家雇佣为账房先生的事。
李承志那事大家都知道。
甚至因为他,还连累二儿子差点被书院开除。
好在李书恒争气,当年正好考中童生,才能留下来继续读书。
但李承志至此却无人敢用,又因瘸了一条腿,彻底断了科考之路,只能归家种地。
好好一个秀才老爷,沦落至此,不知多少人嘘唏过。
还以为他往后便只能这般,倒没想到还有重新出头的机会。
虽说只是到私人庄子上做账房,但也是体面活计啊。
因这事,众人对新东家再次议论纷纷起来。
第二个消息就是新东家采买了许多贵族才能吃的肉菜回来。
听说价格特别高,由此可见新东家并非他们所想那般,真的没背景没关系。
另一件事,就是刘大山成为庄上农田管事,还负责庄里招长工的事。
这事刘大山到家里,才开诚布公。
刚听时,家里人都觉得他是不是听错了。
后来再三确定,他月银真的提到每月三两半,顿时也高兴傻了。
之后便按他吩咐,挨家挨户去敲门通知要招长工的事。
愿意的先到他家,需要先考校一番,再从中挑人。
因着现在庄子里的人,除李爹和刘大山外,现在都还不知道自己月银其实是上调,而不是降低。
所以田庄里的人都记着他们说的会降低月银的事。
便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去庄里干活。
毕竟这次招长工是为了种田,都需要年轻力壮的汉子。
这些人有个把子力气,去干点散活,一天也能挣个近百文,自然不太愿意去庄里。
他们可都知道庄上那些人的工钱数。
干杂活的一个月900文,一天算下来30文,保个稳定倒是不错。
但若还要降低,那就真不行了。
更别说之后还得住庄子里,家里田地不就少了个壮劳力,得不偿失。
当然,有嫌弃的,也有想去的。
只是这些要去的,基本是家里壮劳力比较多,又没个正经活计的人家。
别说每月900文,就是600文也行。
城里活计工钱是高,但每天能不能碰到,都得看运气。
如果遇不到的话,白白耽误一天,还得损失两个铜板的入城费。
现在有个稳定拿工钱的机会,自然想让自家青壮去。
反正家里也不缺这个把子劳力。
所以最后到刘大山家应聘的,还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