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人的纪录片剧组扛着 16 毫米摄像机进门时,传达室老周正在给王建国表舅的 "边境膳食文化研究中心" 挂牌。?x,k¢s·w~x¨.`c~o!m¢三脚架磕在水泥地上的声响惊飞了梧桐树上的麻雀,也震落了李海山局长刚戴上的假发 —— 那顶假寸头喷了过量发胶,在镜头前反光如咖喱罐头盖。
"李局长," 导演举着老式麦克风凑近,"请您重现 1962 年接到维生素时的场景,注意要体现 ' 革命乐观主义 '。"
局长捏着道具玻璃瓶的手在抖 —— 那瓶子分明是王建国表舅从仓库翻出的真货,瓶底 "1962" 的钢印硌得掌心发疼。他突然想起陈永年昨夜的叮嘱:"摄像机对着你时,就当在给省厅写汇报材料。′鑫!丸`夲\榊`栈* ,已¨发′布?罪·辛¢章`踕?" 于是立刻挺了挺腰,中山装后襟的补丁在灯光下格外显眼:"同志们!这批神药将照亮抗痢斗争的新征程......"
"停!" 印度商人挥了挥手,"不是汇报会,是边境哨所的真实场景!" 他指向老张扮演的 "边境战士",后者正偷偷往解放鞋里塞咖喱粉暖脚,"至少让战士们手里拿点真家伙 —— 比如当年的维生素片?"
王建国表舅趁机从西装内袋掏出塑料袋:"导演!我们有 1962 年同款玉米咖喱粉,撒在镜头前能营造风雪效果......" 话没说完,陈永年的皮鞋跟已经踩住了他的裤脚。白马书院 无错内容
张大姐的咸菜罐戏服在片场闹出更大动静。当她踩着 "喜马拉雅风雪" 走向 "李海山" 时,罐头铁皮片互相碰撞,发出的声响比老张的搪瓷缸锣鼓还刺耳:"英雄同志!这罐神水取自恒河源头......" 罐底的 "made in shanghai" 在特写镜头里清晰可见,气得导演直拍大腿。
高小林在道具组发现了真正的秘密。当他擦拭那排 "1962 年维生素瓶" 时,突然发现每个瓶底都刻着和自己药箱里相同的钢印 —— 原来剧组道具全是当年转运剩下的真品。他摸着瓶身的梵文标签,终于看懂那是 "shanghai" 的拼写错误,像道永远改不了的时代笔误。
拍摄到 "维生素换咖喱粉" 的关键场景时,赵师傅端来的 "边境伙食" 再次抢镜。所谓的 "压缩咖喱饼干" 其实是玉米粉混着过期奶粉,咬一口能掉半罐渣子:"当年战士们就靠这个补充体力!" 他冲镜头眨眨眼,袖口露出半截 "真相牌咖喱粉" 的包装纸。
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补拍特写时。李海山局长的假发突然滑落,露出斑白的鬓角,却意外获得导演称赞:"这就是岁月的真实痕迹!" 陈永年在旁小声嘀咕:"早说把张大姐的染发剂借给他......"
收工前,高小林看见印度商人对着咸菜罐沉思,罐子里的 "胜利卤汁" 倒映着摄像机的冷光。"知道为什么选你们吗?" 导演突然开口,"你们把荒诞活成了日常,比任何剧本都精彩。"
夜风裹着未干的咖喱粉,在办公楼走廊画出蜿蜒的轨迹。高小林路过值班室,看见王建国表舅正往纪录片道具箱里塞试吃装:"导演说了,片尾字幕给我署 ' 膳食顾问 ',还允许我打五秒广告......"
办公楼顶的五角星灯修好了一盏,昏黄的光映在李海山办公室的玻璃上。局长对着镜子调整假发,突然发现道具玻璃瓶里的半片维生素,和自己当年在边境哨所弄丢的那片一模一样。他笑了笑,把瓶子塞进抽屉 —— 那里还躺着 1962 年的调令,编号 xc-627 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像个永远解不开的咖喱味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