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99TXT > 都市 > 有关部门机关轶事 > 第79章 春茶换粮票

惊蛰后的第一个晌午,阳光像筛过新茶的竹匾,在审批科的窗台上洒下斑驳的影。!2,y,u,e¨d\u..-c.o?m!高小林正对着《农产品兑换粮票分类规范》发愁,第 27 条 “绿茶属清凉主义倾向,红茶需附《火热革命发酵报告》” 的红笔批注格外刺眼,突然听见竹篓碰撞门框的声响 —— 茶农李幺妹的蓝布衫兜着晨露,竹篓里的明前茶芽还沾着山雾,竹筒饭的芽菜香先于人影涌进科室。

“高科长!” 李幺妹的嗓门带着茶山的清亮,震得红灯牌收音机里的《采茶舞曲》跑了调,“您尝尝新炒的芽菜炒饭,配咱明前茶最是相宜!” 她揭开竹筒盖,猪油香混着芽菜的咸鲜扑面而来,饭粒上还卧着半块烤红薯,焦皮在阳光里泛着糖色,“去年拿茶叶换的粮票,够给娃做三双新布鞋呢!”

高小林接过竹筒,瓷勺碰着竹筒发出清响,像极了老家茶园里晨露坠地的声音。?j_w¢x*s?.^o¢r*g^他舀起一勺饭,芽菜碎在舌尖爆开,突然看见《兑换规范》第 42 条:“粮食与经济作物兑换需遵循‘粮为纲,茶为目’原则”,笔尖在 “明前茶兑换比例” 栏悬而未落:“幺妹,您这茶叶是绿茶吧?” 他指了指规范上的红章,“文件说绿茶清凉,属‘非革命饮品’,得换更少粮票。”

李幺妹的柳眉立刻拧成茶树枝:“高科长您这是说笑吧?茶叶哪来的阶级?” 她抓起竹篓里的茶芽,青嫩的叶片在阳光里舒展,“您看这芽头,清明前三天采的,老辈人说‘春茶贵如油’,换粮票却比红薯干还便宜 ——” 她突然从篓底掏出张泛黄的纸,“去年换粮票的审批单还在呢,说我茶叶上的绒毛太多,属‘资本主义靡费’!”

科员老马凑过来,放大镜扫过茶芽:“幺妹,” 他的算盘珠子在 “农产品绒毛长度规范” 上蹦跳,“绒毛超过 2 毫米属‘享乐主义蓬松’,得附《茶树修剪意识形态记录》。¨6+邀¢墈!书¨惘, ¢毋!错′内,容!” 李幺妹气得直拍竹筒:“老马同志!您这放大镜比茶虫还精,咋不去茶山数露珠呢?”

高小林望着李幺妹辫梢的茶叶梗,突然想起三年前陪父亲上城卖茶,被粮食局以 “叶片舒展度不足” 扣了半斗粮票。他敲了敲规范第 99 条 “特殊农产品可灵活兑换”,笔尖在 “明前茶” 三字上画了个圈:“这样吧,” 他压低声音,枣木大印在 “特殊农产品” 栏落下,油墨渗进竹筒饭的油渍,“按‘春荒应急物资’批,粮票兑换比例提高一成。”

李幺妹的眼睛亮得像新茶的叶尖:“高科长您这是给茶山开了扇窗啊!” 她从竹篓底层掏出个粗瓷罐,“这是去年的老荫茶,煮了能解暑,您带回去给嫂子 ——”“使不得!” 高小林慌忙摆手,却看见老马的放大镜已经对准茶罐,“老马你记着,老荫茶属‘工农大众饮品’,不用审批。”

窗外的玉兰树正开得热闹,花瓣落在审批表上,像极了李幺妹茶芽上的绒毛。高小林突然看见规范附录的 “茶叶革命属性分类表”,绿茶标注 “清凉右倾”,红茶标注 “火热左派”,中间的乌龙茶栏空着,注着 “需召开专题研讨会”。他突然笑出声,惊得李幺妹手里的竹筒晃了晃:“幺妹,要是将来有乌龙茶,怕是要批‘折中主义茶’了。”

李幺妹走后,老马抱着《茶叶绒毛密度与革命纯度关联报告》发愁:“高科长,您这章盖在‘特殊农产品’栏,不符合流程 ——”“流程?” 高小林望着竹篓里剩下的茶芽,突然想起张大爷的红薯窖,“当年大跃进时,连泥土都能炼钢,现在喝口茶倒要分左右?” 他指了指窗外的茶山,“幺妹的茶篓里,装的是娃的新布鞋、娘的止疼片,比公章实在多了。”

红灯牌收音机开始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高小林摸着茶罐上的手泽,突然发现李幺妹落下的茶梗在桌上摆成个 “兑” 字,比老马画的审批流程图更生动。他不知道,这张盖着 “特殊农产品” 章的兑换单,日后会成为《山区茶叶扶贫政策》的雏形,更不知道李幺妹会把 “春茶换粮票” 编成山歌,在茶山上唱得云雾都跟着打转。

暮色漫进科室,高小林收拾着散落的茶芽,突然听见走廊传来赵师傅的吆喝:“新到的蜂窝煤!都来盖‘燃烧效率审批章’!” 他望着窗外,李幺妹的竹篓在山道上晃成个黑点,茶香气混着远处的煤烟味,突然觉得这荒诞的审批就像新茶与旧规的碰撞,苦涩里藏着回甘。

科员老马突然指着《茶叶兑换粮票存根》:“高科长,您把‘清凉主义’划掉了,改成‘春茶惠民’——”“划就划了,” 高小林把存根塞进抽屉,“总不能让老百姓拿茶香去换公章味。” 他摸了摸茶罐,罐身还带着李幺妹的体温,突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茶凉了能再热,心凉了就难暖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