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99TXT > 都市 > 有关部门机关轶事 > 第108章 玉米须上的审批章

春雷在机关大院的铁皮屋顶炸开,像审批机齿轮卡住时的巨响。′2*c′y/x~s\w/.?o`r*g_高小林趴在《烤玉米香气扩散审批表》上打盹,笔尖在 "建议香气浓度≤公章印泥味" 的条款上晕开个墨团,像极了陈永年盖歪的红章。突然,木门 "咣当" 撞在暖气片上,三个老农捧着焦黑的烤玉米冲进来,草帽上的新泥吧嗒吧嗒掉在 "耕地面积丈量规范" 上,焦香混着土腥味,把陈永年的放大镜都熏得模糊。

"高科长!" 领头的李老汉举着半根烤玉米,玉米须还冒着火星子,"咱要申请种子粮,比婆娘难产还急!" 他的解放鞋沾满隔夜的泥浆,在地面画出歪扭的五角星,"公社说新种子得先批 ' 玉米胡须密度 ',再测 ' 胚芽硬度 '——" 高小林盯着烤玉米上的焦斑,突然想起赵师傅用审批机烤红薯时把齿轮熏成炭黑色的场景:"大爷," 他敲了敲文件,纸页间掉出半根玉米须,"种子审批得先有耕地证明," 他指着窗外绿油油的麦田,"可耕地证明归土地科管," 李老汉急得直搓手,粗糙的手掌比审批表的纸页还皱,"土地科说要先有种子才能划耕地,这不是牛拉车车拉牛吗?"

老马端着搪瓷缸凑过来,老鹰茶里漂着三根玉米须,像极了审批机漏下的齿轮渣:"李大爷," 他用钢笔尖戳了戳《种子形态审批表》,墨迹在 "胚芽形状" 栏晕成五角星,"新种子的胚芽得修成咱公章的角," 他压低声音,"尖得能扎破报纸,比赵师傅的擀面杖还利。¨s′o,u·s+o-u`2\0-2`5+.?c¨o*m?" 李老汉愣住,盯着钢笔尖发愣:"那咱回去用剪刀修胚芽?" 王小五在暖气片旁偷烤玉米,玉米须被热气熏得卷曲,心想老农要是真修胚芽,怕是要把种子修成陈永年的算盘珠子形状。

新人小李抱着厚得能挡雨的《杂交玉米引进可行性研究》冲进屋,鞋底的泥块掉在审批机齿轮旁,惊飞了趴在文件上的麻雀:"高科长," 他的笔记本画满玉米横截面图,每个胚芽都标着 108 度角,"农科所说新种子的淀粉含量得和公章重量成正比," 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还要附《玉米秸秆与烤火煤燃烧效率对比表》," 高小林看着小李袖口的玉米须,突然想起去年审批机卡壳时,赵师傅从齿轮缝里抠出半根玉米秸秆,至今还插在机械臂上当装饰:"小李," 他指着窗外排到煤球厂的长队,"让农科所的人来现场测," 他心想,反正审批机闲着也是闲着,正好拿玉米须当齿轮润滑剂。

陈永年的放大镜突然对准李老汉手里的烤玉米,镜片映着焦黑的玉米粒,像极了煤球厂的残次品:"小高," 他的跨栏背心沾着玉米皮,比他的中山装还显眼,"烤玉米属 ' 非计划内粮食加工 '," 他掏出封面磨破的《粮食烹饪形态规范》,"须长超过三厘米属 ' 浪费型烹饪 '," 李老汉的手悬在半空,玉米须滴着油星子:"大爷," 高小林赔着笑,"您看陈股长的算盘珠子," 他指着陈永年裤兜露出的算盘,"须子剪到跟算珠一个长度就行。+天+禧¨暁*说!王· ?首/发~" 陈永年的放大镜差点砸在文件上,心想老农比他的防伪公章还难伺候。

审批机在墙角发出 "咯吱咯吱" 的呻吟,齿轮链缠着《种子粮运输防震方案》,每转半圈就卡一下:"龟儿子机器," 赵师傅扛着擀面杖冲进来,蓝布围裙兜着刚煮的玉米碴粥,"比玉米须还难缠," 他把粥汤泼在齿轮上,白色的泡沫混着玉米碴,像极了陈永年办公室的印泥,"大爷," 他撕下半根烤玉米塞进齿轮缝,"用您的烤玉米润滑,准能转得比公社的牛车还快," 李老汉心疼得直抽气,心想这机器比他家的老黄牛还能吃。

高小林望着窗外的麦田,春水漫过田埂,在地上画出歪歪扭扭的审批流程图:"这些老农啊," 他接过老马递来的烤玉米,焦香混着印泥味在嘴里炸开,"就像田地里的玉米,审批流程是缠绕的须子," 老马嚼着玉米须,老鹰茶的苦味混着焦香:"高科长," 他的眼镜片映着陈永年的放大镜在文件上移动,"咱这审批,比玉米地的杂草还多," 高小林笑了,玉米碴掉在《耕地证明》上:"多好," 他指着审批机,"须子多了才能结玉米,就像公章多了才能批种子。"

实习生王小五蹲在门口,偷偷用玉米须戳审批机的齿轮缝,冰凉的雪水顺着领口灌进脖子:"高科长," 他冻得直跺脚,"老农的种子粮能批不?" 高小林看着申请表上 17 个空章,每个都像等着填馅的包子:"批," 他大笔一挥,墨水溅在 "耕地红线" 栏,"但得让土地科把红线画到田埂上," 他心想,这红线怕是要画到公社的晒谷场去。

陈永年的放大镜对准种子样本,镜片反光晃得小李睁不开眼:"小李," 他用钢笔尖挑起一粒玉米,胚芽在灯光下像个歪扭的五角星,"这角度不对," 他掏出泛黄的《几何审批标准》,"得修成 108 度,跟煤球孔洞一个模子," 小李看着陈永年裤兜露出的煤球模具,心想干脆让老农带着模具种地,准能种出跟公章一样周正的玉米。

!当夕阳把审批科的木门染成玉米色,李老汉的申请表终于盖满 28 个公章,修过的玉米须整齐得像陈永年的算盘珠子,耕地证明上的红线歪扭得像审批机的齿轮印。高小林摸着发烫的公章,感觉它像粒烤焦的玉米,把老农的希望都烙成了红印。

审批机突然 "咔嗒" 转了两圈,齿轮缝里的玉米须掉在《种子审批日志》上,画出歪歪扭扭的痕迹:"赵师傅," 高小林接过玉米碴粥,辣得直吸气,"明天怕是要排到公社卫生院," 赵师傅笑骂,擀面杖敲着齿轮:"怕啥," 他指着审批机,"让机器吃点玉米碴,准能转成风车," 他心想,这机器要是能磨玉米,怕是要把审批表都磨成玉米粉。

冬季的最后一场雨落下来,审批科门口的长队还在扭来扭去,像条被雨淋湿的玉米须。高小林望着玻璃窗上的水痕,突然觉得这荒诞的审批就像锅玉米碴粥,老农的种子是米粒,审批是碴子,全靠公章这把火煮沸。老马打着哈欠,搪瓷缸里的玉米碴沉底了:"高科长," 他望着李老汉背着申请表离开,草帽在雨中摇晃,"咱这审批,算是给土地科搭了个玉米架," 高小林笑了,心想这架子摇摇晃晃,全靠老农们自己施肥浇水。

当审批机再次卡壳,卡住的是《开春耕地审批表》,高小林摸着印泥盒,发现里面混着玉米须和烤玉米渣,像极了赵师傅做的麻辣玉米碴。他笑了,心想这带玉米味的红章,怕是要成为老农们耕地的通行证。而门外的长队还在延伸,每个人都揣着希望,就像这永远转不停的审批机,在荒诞与土地之间,煮着一锅咕嘟咕嘟冒泡的玉米碴粥,永远飘着不合规的焦香,永远带着盖错章的须子,把每个审批都熬成了带着泥土味的荒诞传奇。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