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99TXT > 都市 > 有关部门机关轶事 > 第115章 克重米的荒诞计量

春寒料峭,嘉陵江畔的雾气裹着煤尘,给粮食局大院蒙上层灰扑扑的纱。*晓_说~C¨M^S. ,耕′薪′蕞¨哙`审批科里,高小林的搪瓷缸搁在暖气片上,老鹰茶的浮沫像审批表上的克数,糊得人心慌。他盯着《粮食分配克级审批细则》,笔尖在 "每口人日供米误差≤0.5 克" 栏画了个红圈,突然听见审批机发出 "咔嗒" 呻吟 —— 又卡了,这次卡的是《家庭煮米克数换算表》,齿轮缝里还嵌着粒去年的陈米。

"高科长!" 粮站的王会计抱着算盘撞开门,蓝布袖管沾着的米糠在地上画出歪扭的秤杆,"咱粮站的秤砣都换成电子秤了," 他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可老百姓煮米还得按克算,连电饭锅都得配克重刻度!" 高小林望着王会计鼻尖的汗珠,想起陈股长上周说的 "粮食计量革命":"王会计,这是领导要求的 ' 精细化管理 '," 他敲了敲审批表,"每粒米都得算出阶级成分。"

老马的旱烟袋在烟灰缸敲出三响,探过头时镜片蒙着米糠灰:"高科长," 他的算盘珠子黏着烤红薯渣,"78 年公社分粮按斗,现在倒好,按克算," 突然笑出旱烟味,"怕是要给老鼠也发个克重口粮本。.白?马¢书+院¨ ^哽^芯!嶵\快-" 王会计的脸白过新碾的白米:"老马您别逗,粮站现在连米虫都得登记克数,说属 ' 粮食消耗附加项 '。"

实习生王小五缩在烤火煤炉旁,趁人不注意把米粒塞进审批机缝,煤屑混着米糠在齿轮间垒起 "克重堡垒":"高科长," 他的棉鞋边沾着昨晚偷捞的河虾壳,"要是煮米多放半克,算 ' 粮食浪费罪 ' 不?" 高小林刚要骂,就听见审批机发出 "咣当" 巨响 —— 米粒把齿轮卡成了筛子,比陈永年的放大镜还密。

财务科老张的算盘在门框上蹦得跟跳房子似的,探过头时搪瓷缸里的米茶泼湿了前襟:"高科长," 他的算盘缺了颗珠子,"克重审批得走 ' 粮食原子科目 '," 珠子哗啦作响像在炒爆米花,"光电饭锅刻度检测费就能换三担好煤。" 高小林看着老张鼻尖的米糠,突然想起书报亭老周的饼干审批 —— 都是把简单事熬成糨糊,只不过这回糨糊里掺的是克数。

陈永年的放大镜不知何时怼到了米粒堆前,镜片里的碎屑比煤球厂的煤渣还清晰:"小高," 他的中山装口袋露出半截红绳,"每袋米的克重误差必须≤0.3%," 笔尖戳得王会计的算盘直晃悠,"超过就是 ' 粮食计量叛国 ',得扣粮站全年配额!" 王会计的手抖得跟筛糠似的,米粒从指缝漏出,在地上堆成微型粮仓。*天*禧¢晓!税.网^ _已·发¢布+罪^歆+漳′结/

"陈股长," 高小林赶紧抓了把米对着灯光晃,"您看这颗粒," 他冲王会计使眼色,"刚好能塞进审批机的齿轮缝,比赵师傅的棉线还服帖," 又拍拍审批表,"就说每克对应一个审批章,0.3% 刚好转三圈!" 陈永年这才哼了一声,放大镜却又盯上 "煮米水克重" 栏:"水米比超过 1.2:1," 他的声音像生锈的压模机,"得附《家庭煮米水文与粮食安全关联性报告》。"

王会计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玻璃罐,里面泡着粒米在福尔马林里:"陈股长您过目!" 他呵着气擦玻璃,"这是咱粮站的 ' 克重米 '," 米粒鼓得像陈永年的放大镜,"重量精确到 0.01 克!" 高小林看着玻璃罐,恍惚觉得里面泡的不是米,是审批机掉下来的齿轮。

新人小李抱着厚如城砖的《粮食克级审批大典》冲进来,镜片上卡着粒米:"高科长," 他的笔记本里掉出张 1973 年的粮票,"大典第 27 章写着," 他用袖口擦镜片,"家庭煮米需附 ' 克重影像资料 '," 突然挠头,"可老百姓煮米,咋拍克重特写呢?" 王会计听得直拍脑门,算盘差点掉进米粒堆:"小李同志,难不成要给锅戴个电子秤?"

审批机突然发出 "咣当" 巨响,王小五塞的米粒团把齿轮卡成了筛子。赵师傅扛着擀面杖骂骂咧咧进来,蓝布围裙上沾着新蒸的米饭粒:"龟儿子机器," 他照着审批机就是一擀面杖,米粒粉尘腾起三尺高,"比我婆娘的纳鞋底针还难伺候," 突然盯上王会计的麻袋,"王会计,给咱留半袋,咱蒸米饭给机器祭牙!"

高小林看着满地狼藉的米粒,突然想起老马说的老鼠口粮本的事儿,再看看王会计快哭出来的模样,心一横大笔一挥,在审批表上画了个比米粒还圆的红圈:"批了!" 他抄起公章就往麻袋上盖,印泥沾着米粒,活像煤球厂新出的红土煤球,"就叫 ' 工农克重粮油 '," 又戳了戳玻璃罐,"米粒比公章圆,说明咱审批没毛病!"

王会计抱着申请书出门时,麻袋上的红章歪得像喝醉的麻雀,米粒顺着裂缝往下掉,在地上画出条歪扭的秤杆。高小林望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这审批就像嘉陵江的回水湾,绕来绕去把人绕迷糊,却总能养出些歪歪扭扭的 "克重米"。老马吧嗒着旱烟,望着窗外粮站的粮囤,囤顶 "审批合格克重米" 的标语比粮站的招牌还鲜亮:"高科长," 他敲了敲旱烟袋,"咱这审批,怕不是把米都教成算术高手了?"

深夜的审批科,煤油灯把高小林的影子投在墙上,影影绰绰像条张着嘴要数米的鱼。他摸着王会计送的玻璃罐,突然听见审批机发出 "咔嗒" 异响 —— 这次卡的是《米粒公章防伪标准》,里面明明白白写着 "米粒弧度需与公章外沿完全吻合"。他笑了,笑得比烤火煤炉的火星还晃眼,心想当米粒都要盖满公章才能下锅,这机关大院的荒诞,可不就是缸永远数不清的夹生饭么?

而明天,当第一缕阳光照在粮站的晒谷场上,王会计会发现新米袋上的公章印比米粒还红,陈永年会带着放大镜来量米粒的克重,赵师傅会用米饭窝头哄审批机干活,王小五会偷偷在米粒堆里埋烤红薯,而高小林,会在 "克重审批综合征" 的头痛中,对着新送来的《煮米水与公章协同规范》画圈 —— 就像机关大院的春天,永远带着公章的红、嘉陵江的潮,和审批机永远修不好的咔嗒声,在米粒与克数的荒诞共舞中,熬煮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滑稽与无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