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99TXT > 都市 > 有关部门机关轶事 > 第124章 出差审批的魔幻漂流

机关大院的梧桐叶扑簌簌落在窗台上,高小林科长刚把搪瓷缸里的老鹰茶泡开,业务科王科长就带着三个人旋风般撞开审批科的门。′s′y?w?b+o~o!k..,c,o*m_王科长的皮鞋尖沾着新鲜的红泥,像是刚从某个遥远县城跋涉而来,手里的申请表却白得晃眼,油墨未干的 "基层单位审批流程优化研究" 字样在晨光里泛着油亮的光。

"高科长!我们科申请下星期去云溪县城调研!" 王科长的公文包拉链上挂着个塑料小葫芦,随着他的动作叮当作响,"您看这调研主题,绝对贴合当前工作重点!" 高小林接过申请表,目光扫过 "调研地点:1200 公里外云溪县调研时长:7 天 人员配置:科长 1 名、副科长 2 名、干事 2 名",钢笔尖在 "预计经费:3800 元" 处悬停,那数字比他半年的工资还多。

"王科长," 高小林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映出王科长后颈的汗渍,"咱机关楼下的街道办就有审批窗口,犯得着跑这么远?" 王科长立刻从公文包掏出张泛黄的报纸,边角卷得像油条:"高科长有所不知,云溪县的审批流程堪称 ' 活化石 '!群众办个准生证要盖 17 个章,开个证明得穿越三个老四合院 —— 这在全省都是典型案例!" 他身旁的副科长们齐刷刷点头,其中一位的中山装口袋里露出半截景区地图。

高小林翻到调研计划页,只见行程表排得比机关大院的值班表还满:"第一天:乘软卧抵达;第二天:参观当地机关单位(含午休 2 小时);第三天:召开座谈会(含茶歇 4 次);第四天:实地考察(路线:机关食堂 - 招待所 - 特产商店)..." 钢笔尖在 "第五天:总结分析(自由活动)" 处戳出个小洞。`精·武*暁/税?蛧^ ·勉′沸?越,毒+"最近天气预报说那边暴雨。" 他慢悠悠抿了口茶,茶叶梗在水面打着旋,"王科长确定要带皮鞋去踩泥?"

王科长的塑料葫芦撞在申请表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革命者不怕风雨!" 他突然压低声音,"而且听说云溪县城的酸辣粉一绝,正好能收集基层饮食文化数据..." 话没说完,科员老马叼着旱烟袋晃了进来,报纸拍在桌上震落半缸茶叶:"高科长,您看看这篇《云溪审批乱象:公章旅行记》!" 标题下方配图里,大爷举着盖满红章的文件,表情比审批机卡壳时还扭曲。

"王科长这是调研还是公费旅游?" 老马的旱烟袋指着申请表,烟灰落在 "调研成果:优化方案 3 套" 字样上,"我看你们这是要把审批流程优化成旅游路线图!" 王科长的脸涨得比公章还红:"老马同志这是污蔑!我们连调研问卷都印好了!" 说着掏出叠问卷,高小林瞥见最上面写着 "您对云溪风景区的满意度?"

高小林盯着王科长擦汗的花手帕,突然想起城隍庙门口变戏法的老头 —— 明明手里攥着鸽子,偏要观众猜 "鸽子去哪儿了"。"这样吧," 他龙飞凤舞签上名字,申请表边缘被茶水洇出朵褐色云,"每天晚上八点前,我要看到图文并茂的调研日志。回来交不出能上墙的报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王科长的塑料葫芦,"下次申请出差,审批流程自动延长 17 天。"

三天后,云溪县城发来加急电报:暴雨引发山洪,道路中断。高小林盯着电报纸上 "全体滞留银河大酒店" 的字样,想起小时候听过的 "刻舟求剑"—— 现在这些人不就像那个在船上刻记号的傻子?审批表上的路线画得再完美,洪水可不管公章盖了几个。¢优^品¨晓_说~王′ ¢毋*错^内′容?老马凑过来,旱烟袋指着电报纸:"听说银河大酒店的麻将桌比审批科的办公桌还多。"

当业务科灰头土脸归来时,每个人的行李箱都鼓得像怀孕的母企鹅。王科长递上的调研报告印着烫金封面,开篇却是《云溪美食对机关食堂的启示》。高小林翻到最后一页,"优化方案" 栏赫然写着:建议在审批机旁增设小吃窗口。窗外的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报告上,盖住了某个被茶水晕开的 "酸辣粉" 字样。

审批机突然发出刺耳的轰鸣,小五慌慌张张跑来:"科长!王科长他们带回来的云溪豆豉掉进机器了!" 高小林望着吐着豆豉残渣的审批机,突然笑出声 —— 这机器吞过回形针、奶油蛋糕,现在连豆豉都不放过,倒真成了机关里最不挑食的 "干部"。老马吧嗒着烟袋锅:"要不咱给审批机申报个 ' 特级品鉴师 ' 职称?" 夕阳把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在地上拼成个歪歪扭扭的公章形状。高小林看着办公桌上堆满的 “调研特产”—— 从长毛的豆豉到过期的辣酱,突然想起小时候听的 “画蛇添足” 故事。现在的他们,不就是给简单的出差审批画上无数条腿的愚人?审批机又发出一阵怪响,吐出张印满豆豉印的文件,陈永年如获至宝:“这污渍颇具艺术感,可作为‘审批美学’研究案例!”

!暮色渐浓,机关大院亮起昏黄的路灯。小五偷偷把半罐辣椒酱倒进审批机的加油孔,美其名曰 “润滑升级”。没人知道这台吞尽荒诞的机器,明天又会吐出怎样沾满酱渍的审批表,就像没人知道,下一次打着调研旗号的 “魔幻漂流”,会在哪个盖满红章的远方上演。就在众人对着沾满豆豉的审批表哭笑不得时,财务科的张会计捏着发票冲了进来,算盘珠子在她胳膊下晃得叮当响:“高科长!业务科这次出差的发票有问题!住宿发票开的是‘银河大酒店总统套房’,餐饮发票里居然有‘鳄鱼宴’!” 她抖开那张皱巴巴的发票,油墨印着的 “清蒸鳄鱼尾” 字样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

王科长的脸瞬间比公章还红,结结巴巴解释:“当、当地接待规格高!鳄鱼是人工养殖的,算、算地方特色调研!” 老马的旱烟袋 “当啷” 砸在桌上,震得豆豉残渣四处飞溅:“合着你们调研的是‘如何把公款吃出花样’?” 高小林盯着发票上龙飞凤舞的签名,突然想起老家唱的《贪心不足蛇吞象》—— 现在这些人,怕是想把机关的钱袋子吞个底朝天。

陈永年股长却推了推眼镜,掏出放大镜研究发票上的公章:“从票据规范性来看,印章清晰,流程完备...” 他话没说完,小五突然指着发票角落:“股长,这日期怎么比出发时间还早三天?” 众人凑近一看,只见开票日期赫然写着 “调研出发前两日”。办公室里顿时安静得能听见审批机齿轮转动的咔咔声。

“这、这是预开发票!” 王科长扯了扯领带,中山装后背洇出深色汗渍,“当地财务系统升级,怕我们回来报不了账!” 高小林把发票往桌上一摔,震得搪瓷缸里的老鹰茶溅在陈永年的细则上:“既然云溪县城审批这么麻烦,你们怎么不顺便调研下‘如何把假发票审批成真发票’?”

当天下午,局里紧急召开 “出差纪律整顿大会”。会议室里,王科长的塑料葫芦在胸前晃荡,每晃一下都像在敲打众人的神经。李局长敲着桌子:“这次云溪事件影响恶劣!从今天起,所有出差申请必须包含‘风险预判报告’,连目的地的蚊虫密度都要调研清楚!” 台下的科长们疯狂记笔记,钢笔尖在纸上戳出密密麻麻的小洞。

散会后,高小林刚回到办公室,就看见小五正往审批机里塞蚊香:“科长,按新规定,下次出差得测蚊虫密度,我先给机器做个‘驱蚊测试’!” 老马在一旁笑得直拍大腿,旱烟袋灰掉进了审批机散热孔。突然,机器发出一阵剧烈抖动,吐出张印着蚊香灰痕迹的白纸,上面歪歪扭扭显出几个字:“审批通过 —— 蚊子已晕”。

更荒诞的还在后头。三天后,人事科送来新通知:为杜绝 “假调研真旅游”,所有出差人员必须携带 “随行监督员”。老马瞅着文件乐了:“照这规矩,下次我申请去菜市场调研,是不是得带只老母鸡当监督员?” 话音未落,陈永年抱着《监督员管理办法》闯进来,上面赫然写着:“监督员需通过三项考核,持证上岗”。

小五摸着下巴嘀咕:“那我考个‘摸鱼证’,是不是就能光明正大跟着出差?” 高小林揉着太阳穴,看着窗外飘来的雨丝,突然想起云溪县城的那场洪水 —— 现在局里这些层出不穷的新规定,又何尝不是一场把所有人都卷进去的荒诞洪水?

夜幕降临时,审批科的灯还亮着。小李在修改第 17 版出差审批流程表,流程图复杂得像迷宫;老马用回形针串着豆豉,说是要做 “廉政警示教育标本”;小五偷偷把王科长的塑料葫芦系在审批机上,机器每转动一次,葫芦就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极了对这场闹剧的嘲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