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99TXT > 其他 > 四合院杀的兴起,把系统一块干掉 > 第80章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傍晚要去拉水泥石灰,李奎勇和路平安聊了一会儿就去找人了。¨狐?恋+蚊¢学¢ ,吾?错′内`容~

袁军还在郁闷于下乡的事儿,等李奎勇走后拉着路平安继续聊着下乡的事儿。

"平安,下乡要准备什么?你当初是怎么准备的?"

说起这个,路平安就完全没印象了,他哪知道前身是怎么到的北大荒?

"下乡这事儿你也不要把它看的太严重,只要你去的不是无人区,手里有钱想想办法总能买到一些东西。

当然,紧俏货就不要想了,一些基础的东西没问题。农村没有百货大楼、国营商店,有的只是供销社,一些城里很平常的东西,乡下可不一定有。"

"比如呢?"

"比如?这还比如什么?

这么跟你说吧,农村和城市它就不是一个概念,物资供应方式都不一样。城市里是吃商品粮,农村是自己种粮食。

如今很多地方把自留地都收走了。自留地你知道是啥意思么?"

"自留地我当然知道,就是老百姓自己当家做主,想种什么种什么,种出来的东西归各家各户自己处置。"

"对,可如今自留地收了,集体土地上种出来的粮食蔬菜可不是任由你自己处理的,那是属于公社和生产队的,是集体的。`优?品,暁.说*罔! !追\罪\歆_章+洁\

这些粮食要先交公粮还有各个公社生产队的“三提五统”,然后把上级摊派的统购粮如数卖给粮站,剩下的才是各个生产队的。

那些杂七杂八的粮食一交,留给老百姓的还有多少?就算有,又能卖几个钱?所以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半年野菜半年粮太正常不过了,对不对?

以此类推,你有粮票他们没有,你每个月有肉票、油票、点心票,这些他们都没有。

还有很多隐形福利,比如单位发的理发票、澡票、煤球票、家具票,比如看病报销,这些他们全都没有,一切都要自己想办法。

分到手的那点粮食吃都不够吃,年底一算,辛辛苦苦干一年还要倒欠生产队的钱。

手里没有钱,怎么办?只能苦挨。

在这种条件下,他们怎么有那个闲钱去买一些贵重东西?没人买,当然就没人卖了,这也是一些乡里的供销社不如城里的国营商店东西齐全的原因。

你在城里只要手里有票,去国营商店就能买到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农村就不行了,得跑到县城。0*0!晓-税`旺¢ `追+嶵\辛_彰~踕¨

等你到了乡下,身份就和乡亲们一样了,你所有能享受的福利全都没有了,没有了收入来源,你兜里那些钱又能坚持多久?

不光是收入问题,一些城里的的生活娱乐设施也没了。就比如你想下馆子,想要去澡堂子泡泡澡,想看看电影,农村能有这些地方才怪呢!

所以才需要从城里带一些必需品,好让自己能在农村坚持下来,这你明白么?"

袁军闻言眉头皱得都能夹死蚊子了:"这么惨?那岂不是说所有去下乡的人都要受罪?"

"那就不一定了,有本事的人在哪都能如鱼得水。

如果一个知青到乡下插队,发现日子过得可怜巴巴的,活都要活不下去了。那就说明要么是他不够有本事,要么就是他没找到自己擅长的一面。

就比如你如果到了乡下,发现你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地,结果肚子都填不饱,怎么办?"

袁军眉毛一挑,"我不傻,种地不行我还不会换个活路?陕北又不是没野兽,我还不会扛个枪去打猎?

不是哥们跟你吹,从小我就在靶场混。我用五六半卧姿射击,二百米之内枪枪上靶!

再和当地的老猎人学学,最起码吃点肉不成问题吧?"

"看看,看看,这就是你没仔细思考之下随口说的,真那么容易,还会有那么多知青写信跟家里要钱?人家就没参加过民兵训练?"

"怎么?生产队不允许?"

路平安点头,"对,就是不允许!

知道什么叫割社会主义尾巴吗?知道什么叫脱离群众,思想态度不端正吗?

知道什么叫享乐之风,什么叫资本主义腐朽做派吗?

陕北那边对知青的思想工作抓得很严格,各种大会小会和思想政治课多如牛毛,没个领导帮你找借口、打掩护,你敢不参加生产任务去干别的?整不死你!

我听说陕北那边的豹子和猞猁不少,这两种野兽的皮毛都不便宜,只要你能搞定生产队长,你就能过得逍遥自在。"

"那我就知道了,我会带上钱和全囯粮票,最重要的是要记得弄个枪扛过去。"

"唉唉~~被褥和衣服该带还是得带的,还有鞋子,尤其是结实耐穿的劳保鞋,一定不要忘了多带几双。到了那边没有鞋票可买不了,就算是要买,也得跑上老远才能买得到。

就拿衣服说吧,你到了农村想搞些布票可是难如登天。扛几身衣服总累不死你吧?特别是东北、西北这些冬天能冻死牛羊的地方,厚实的棉袄、棉裤、棉鞋这些可不能少。"

袁军:"行,我知道了。要是衣服磨坏了呢?或是太脏了,总得有个换洗的吧?去哪搞布票,拿全国粮票能换到吧?"

"呵呵,那就要看你有没有足够的全囯粮票了。

全国粮票那玩意儿太好使了,有时候甚至比钱还受欢迎。别说布票、棉花票了,肉票都能换到。

不过你带衣服的时候注意点儿,这年头大家讲究衣着朴素,没有几个补丁怎么行?多少人做个新衣服还要专门打个补丁呢!

你也找人给你衣服上打些补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么!别当了出头鸟还不自知,被人针对排挤。

这些你到了农村自然而然就知道了,一些穷苦人家全家就那么两件厚实衣服,补丁摞补丁,口子叠口子。就这,也是谁出门谁穿。

还换洗棉衣?怕是想多了。

家里条件不错的人家不过是一人一身。秋天时把棉衣拆洗一遍,穿一冬天,到了春天再洗一遍,这就不错了。

穷苦人家的衣服常年就那么一身,冬天到了就把旧棉花套子续上,春天再掏出来,就成了单衣。"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