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99TXT > 其他 > 四合院杀的兴起,把系统一块干掉 > 第114章 金蝉脱壳3

和李奎勇同一个知青宿舍的几个小年轻傻了,自打李奎勇提着水桶出了门,他们是左等不见回来,右等不见回来,焦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顽,夲?神¢颤~ ′首.发+

外面的大雪扑簌簌的下着,没用多久就铺了厚厚的一层。屋里的几个知青心中仿佛也在下雪,哇凉哇凉的!

一直等到天亮,几个知青赶紧穿好衣服穿好鞋子去了河边,可放眼望去全是白茫茫的,哪还有李奎勇的身影?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选择上报,把李奎勇去偷鱼的事儿老老实实的交待了。不过他们也不傻,只说是自己几人阻止不了对方,李奎勇他非不听,几人也没有办法。

带队的知青办干部不傻,哪里不知道他们说的不是实话?可这会儿最要紧的不是追究几人的责任,而是把李奎勇找回来。

知青办干部不是没怀疑李奎勇跑了,可是回到宿舍一看,李奎勇大包小包的行李好好的在屋里放着。解开一看,里面不仅有证件、钱和粮票,还有一些新衣服和吃的喝的。

就算李奎勇一门心思要跑,连行李都不要了,但他不会傻的连钱和粮票都不带。

所以知青办干部断定,李奎勇一定是出事了。

公社的人一听有个知青偷鱼时跑丢了,也很重视,连忙派人去找。\r?u?w*e+n?5·.-o,r/g`

一些当地老百姓有经验,直奔冰面上查看情况。

一看这架势,再一询问同屋的知青们,结论就出来了。

这个叫李奎勇的知青嘴馋了,想吃鱼,讨要不成就变为偷。

可他不是这边的人,没有经验,冰穿子也不带,铁掀也不拿,就提溜着个水桶上了冰面。

到了冰窟窿那里他发现冰窟窿已经被冻住了,没有合适的家伙事儿只能用脚踹。

要不说他没经验呢,看看被扔在冰面上的渔网,看看被打湿的手套,就知道这是一个纯纯的愣子。

第一个冰窟窿他运气比较好,踹了几脚把冰窟窿踹开了,第二个冰窟窿冻得比较结实,他用力过猛的情况下直直的掉进了冰窟窿里了,被打湿冻在冰窟窿里的帽子就是明证。

一个高手还扒开冰窟窿周边的雪看了看,指着冰窟窿旁边不一样的冰对着公社和知青办的几个干部解释。

"看,这就是他扑腾一下掉进冰窟窿后溅起的水,然后被冻在了冰面上。对比一下正常的冰面,看出来了么?是不是不一样?"

其实那是路平安特意挑出来的水,就是为了让他们从结论倒推时迷惑他们用的。!零+点/看_书~ `已+发*布!醉,歆¨漳/结-

知青办干部头疼不已,气得破口大骂,知青们被屯子接走后就没他什么责任了,可死在公社,那就是他没完成任务,少不了挨领导收拾。

他想逮着这个不规矩的知青狠狠的收拾,可那也只是想想。如今都过去整整一夜了,李奎勇的尸体早就不知道被冲到哪里了,说不定都已经进了浑江了。

就算还在小河里,如今冰面上盖了厚厚的一层雪,怎么找?就算尸体没被鱼啃光,恐怕不到河面开化尸体都不会露出水面。

露出水面后还有其他野兽捡漏呢,想找到尸体恐怕只能看运气了。

当然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猜想,说是这个叫李奎勇的知青可能没死在水里,而是掉进冰窟窿里后又爬了出来。只是被冻傻了,加上大雪让他迷失了方向,没有奔着公社走,反而不知道跑到哪里被冻死了。

说来说去,这个叫李奎勇的知青是死定了,公社和知青办只能按死亡这么上报了。

失踪是不可能失踪的,上报失踪还得安排人搜索。这大雪连天的,谁愿意为一个明知道是死球了的陌生人离开温暖的家,跑到山上、跑到野地里去受冻?

而此时的李奎勇,正钻在睡袋里呼呼大睡呢。

路平安没敢大意,和李奎勇轮流值班。这里可不是京城,是各种野生动物频频出没的长白山。

山把头,熊罴,狼群,金钱豹,猞猁,巨型野猪,哪一种都能对人造成威胁。

路平安让李奎勇先睡一会儿,等他睡醒了再替换路平安值班,等养足了精神,到了夜里两人就再次出发。

…………………………………………

京城,小混蛋的家人倒霉了,一些纠察队的红小兵冲进了他家里,二话不说就把他们家人都带走了,路平安手里的金条估计是送不出去了。

经常和小混蛋一块混的人也倒了霉,有见势不妙早早跑了的,剩下的不是被抓,就是在逃跑或是反抗时被击毙了。

李奎勇家也去了人,要抓李奎勇,李奎勇老妈直接了当的告诉来人李奎勇前两天去下乡了。

对方原本想把李奎勇老妈抓走,哪知道李奎勇老妈惊吓之余犯病了,直挺挺的昏倒在地。

对方一看他们家病的病,小的小,哭声震天,也没有办法,只能悻悻离去,发通知让当地公社那边配合抓捕李奎勇了。

中间一耽误,等通知下发到公社时已经不用抓人了,公社那边直接回复说这个叫李奎勇的知青掉进冰窟窿淹死了。

见人都死了,纠察队这边也没在揪着李家不放,倒是符合路平安的猜想。

路平安和李奎勇此时已经顺利赶到了县里,路平安趁着李奎勇没注意,把帐篷之类的东西收进了空间,谎称丢弃了。

路平安没忘给李奎勇简单做了些伪装,此时的李奎勇梳着分头,戴着个黑框眼镜,打了工人蓝补丁的军大衣一穿,整的跟个"斯文败类"一样。

两人大摇大摆的,动作神态十分自然,还有闲功夫伪装成采购员,花钱找关系采购一些特产和药材,这才去火车站买了到沈阳的车票。

这年头又没有身份证,出门全靠介绍信。

路平安受那个老富头的启发,上次回现代时找人定做了很多这年头的假公章和各个单位抬头的信纸,只是还没有到货。

如今手里只有一个街道办的假公章还不够保险,反正这些玩意儿对于后世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花不了几个钱。

即便现在,只要自己不心虚,谁能知道他们是假冒身份的?别说买东西了,两人住宿都是住的有暖气的招待所,更加让人确信他们俩是关系户、公子哥之类的,跑到通化倒腾东西来了,压根没人怀疑他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