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99TXT > 其他 >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 第303章完

这就是曹操的责任。.求¨书~帮? _更-新*最¢快\

但是他没有完成。

曹操别那么浪,稳扎稳打。

在有生之年称帝,绝对能建立起比晋朝强大得多的魏朝,能避免汉人遭受五胡乱华的恶梦。

而且曹操但凡不那么拟人,不做人,他就不会输。

庙算议事剧情里,受限于历史局限性,荀彧和贾诩的分析都不是很对。

荀彧是完全错误。

贾诩则是结果对,论据不对。

不能轻易决战的原因,是南方农业发展起来了,孙吴并不弱,要谨慎。

虽然贾诩论据不对,但曹操如果选择贾诩的建言,赤壁之战就不会输。

曹操哪怕有一点良心,心有点好的。

有点帝王之象,爱惜百姓士卒,爱惜江东百姓,稳一稳,很容易胜利。

但是曹操没有这样的心。

他没有战略眼光,也没有人品。

就是诗写的好,所以很多人喜欢他。

但他原本不需要“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啊。

他是有机会的,不止一次。

诗写的好,有个屁用,事没有做好。

嘴上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实际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老百姓成了灰灰。^x~k¢a~n?s*h?u¨w¢u/.·c^o`m^

集中拍摄曹操的戏份。

诛杀孔融。

沈三通并没有弱化曹操,反而让他更有威严。

直到赤壁大败之前,曹操会越来越有威严。

说杀孔融就杀孔融。

曹操杀孔融直接原因是孔融发表了《父母无恩论》,曹操抓住机会,在南征荆州之前处死了孔融。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门第极高,是儒家的门面。

孔融就是嘴贱,说话不好听。

沈三通分析孔融应该自以为自己挺有分寸的,挺中肯的。

一方面搏名,表示自己是风流自名士。

另一方面,他也自认为代表了朝堂的大部分人的心声,让他喷喷粪也没什么。

只是孔融错估了形势和时机。

即将南下,灭亡江东孙权,已经要打仗了。

拼刺刀的时候,曹操哪怕再自信,也绝不能容忍后方有问题。

不只是曹操,他手底下人也不能容忍。

灭掉孙吴,需要一个稳定后方,需要朝堂声音一致。

而且大一统之后,也是排队队分果果的时候。

孔融这种名士,活下来,说不定比自己更会舔。

孔融献上儒家法理,曹操麾下这帮名士的蛋糕,要分一大部分出来。¢v!7`x`s-w′.+c,o?m/

必须死。

沈三通对世家门阀没什么好脸,根本不美化。

利益摆出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杀掉孔融,也说明曹操开始考虑大一统后的治理问题。

他想利用汉末的乱世,打破长期以来在汉朝逐渐形成的名门望族的控制趋势。

同时,他还想打破汉武帝独尊儒术,形成的儒家一统天下的局面,重建法家的统治思想。

所以杀孔融,不是冲动,是一个结果。

是朝堂大部分人主动向曹操靠拢的结果。

也是曹操释放他自己称帝后如何治理天下的信号。

当然,杀孔融本身,也加强了曹操的威势,等同于帝王。

曹操通过这种行为做出一种宣誓,已没有任何人可以忤逆他。

拍摄非常顺利。

很快进入到了有关曹操比较搞笑的环节。

不是剧情搞笑,而是处于上帝视角的观众会感觉好笑。

这个剧情灵感来自于凯子哥的儿子。

有段时间男男耽改剧特别火,内部有人支持,外部也有人支持。

陈飞宇有一部待播耽改剧《皓衣行》,觉得这部戏播出之后,飞升在即,马上就是顶流。

整天掐着点,撕日历。

然后迎来了耽改剧全面暂停。

第17章 曹操不爱女人,决策根基是力量

曹操心态差不多,撕日历。

所以他不愿意等待,等个屁,迫不及待了都。

沈三通设计了多处情节。

第一处是南征之前。

曹操问身边的心腹:“明年有什么吉日,要挑个好日子。”

实际是暗示登基在即,要准备登基大殿了。

各种仪轨要做准备。

第二处是收复荆州之后,撵着刘备跑。

曹操穿上了华服,照着铜镜,整理自己的仪表,问心腹道:“我这袍服如何,日子选好了吗?”

念叨自己去年做的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女人?

他从不在乎女人,他曹操要的是江山,是天下。

他要压制儒家,兴法家,解决门阀问题。

第三处是给江东孙吴下战书之后,再问心腹,已经不是一人,而是多人:“要如何安排刘伯和?”

说完之后曹操转移话题道:“我们还是看看如何打江东孙权吧。”

至此,称帝之事在核心圈层摆上台面,公开化,没有明说,但所有人都明白。

已经要讨论对汉献帝刘协是杀是留的问题了。

还有赤壁大战之前,曹操开了坛美酒,先庆祝一下。

沈三通的设计这些剧情,是丰富人物形象。

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后世有前后眼知道会大败。

但曹操看来,大一统在即,一击就能胜利,自信满满。

这种心态之下,不可能一点感受都没有,毫无反应。

拍摄完曹操相关的戏份,沈三通转而拍摄孙吴阵营的戏份。

次要角色按照计划表,有另外两个摄影组拍摄,沈三通亲自执导重头戏。

曹魏阵营摩拳擦掌,意气风发。

而对于孙吴阵营来说,那就是万分凝重,人人自危。

这段剧情是曹操战书到了,孙吴阵营大部分主张是迎接、投降。

曹操已经拿下荆州了,孙吴一定守不住。

北方统一,曹操有中原,大一统在即,早投降早享受。

以长史张昭为首的人劝说孙权投了吧。

分析曹操是豺狼虎豹,挟持天子以征讨四方,有大义名分。

而且曹操已经占有荆州的土地,拥有刘表所训练的水军,包括数以千计的蒙冲战船,长江不再是天险。

再加上曹操兵力多,我们少,寡不敌众。

最后,早点投降,曹操也可以给孙权安排位置,如果打了之后失败了,想谈都没法谈。

沈三通看的很满意,宣布:“好,保一条。”

黄晓明演技够,展现了孙权身为少主的愤恨和无奈。

其他演员也都是老戏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