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99TXT > 其他 >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 第723章完

姚晨比前世,更热衷于评论时事,也许这就是代价。?2`8-看·书¨网\ ?免!费¢阅*读?

临近年关。

天气越发寒冷,草木成冰。

沈三通为了春节档电影上映而忙碌。

今年春节档,三通娱乐准备了两部戏,《囧途3心花路放》以及《武侯诸葛亮》。

这两部戏也决定计划能否实施,如果这两部戏票房达到一定预期,实现开门红,保住国产片一半份额,那就大踏步把电影市场让出来。

目前因为三通娱乐在暑期档极强竞争力,国产片稳稳压住进口片,所以春节档没有划入上一年票房汇总,按公历年计算年度总票房。

《囧途3》作为大热续集第三部,“大年初一看电影”观念深入人心,预售三千万,早早破纪录。

沈三通重点放在《武侯诸葛亮》这部戏。

如果这部戏成功了,“伟光正”这类正面英雄人物的刻画将迈出了关键一步,如非典抗疫、航天研究等事迹都能提上日程。

拿来就能用的好故事。

去年连续发射了好多颗北斗卫星,北斗定位系统的研发,既可歌可泣,又先虐后爽。

93年美国关闭GPS系统,导致银河号在海上飘荡,非常屈辱。

之后想加入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钱给了,还是被耍了。

只好自己自力更生,开始自主研发,走出一条辉煌之路,凭借后发优势,比GPS更加先进!

靠封锁,封锁不了中国。

有自力更生精神的国人打不倒。

这里面还有一个隐藏的信息。

已知无法封锁,那么军事是被封锁最严格的领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最先超越美国的,也应该是军事。

月底。

微信发布了测试版,越来越多熟悉的事物出现。!天*禧?小`说¢网. ?更¢新^最.快^

杨幂、罗晋、佟丽娅等人主演的古装穿越爱情剧《宫》,在蓝台黄金时段开始首播。

原版冯绍峰换成了罗晋,比冯绍峰更年轻。

如今电视剧业务层级离沈三通越来越远,基本不会过问具体的事。

1月31日。

三通娱乐历史题材重头戏《武侯诸葛亮》,在京举办首映礼。

之所以如此重视《武侯》这部戏,除了后续计划,也和当下思潮有关。

不是说沈三通说什么就是什么,也不是说因为他出现,产生蝴蝶效应,所有人都会纳头便拜。

很多人依然有影响力,声势上不小。

姚晨如此,易中天也是如此。

易中天没有硬黑诸葛亮和刘备,甚至还肯定过,但他说话说一半。

没有将诸葛亮的事迹讲出来。

他说“蜀汉民有菜色”,这是事实,还有个事实也是事实,是在诸葛亮死了三十年之后。

而易中天说完诸葛亮死后,就直接接上了这句话。

给人感觉:是在诸葛亮的统治下蜀汉民有菜色。

这是诋毁了。

如果说易中天对诸葛亮是勉强是说一半留一半,对刘备是实实在在的诋毁。

在讲刘备携百姓渡江的事迹中说道:“刘备当时说了这样一句有名的话‘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然后表示:“刘备的‘以人为本’和我们今天说的‘以人为本’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说的‘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根本,而刘备说的是以人为资本。”

直接把刘备功利化了。

而且依然没有把话说完整。

刘备的原话是“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也就是:干大事的人必须要以人为根本,现在别人都来归顺我,我怎么忍心弃他们而离开呢。^k¨a·n?s¢h.u·h_e,z_i_.+c·o*m·

易中天很明显歪曲了本意,实实在在的抹黑。

同时对曹操和郭嘉的描述则过于夸大。

郭嘉不用多说,“网络文庙十哲”之一就有郭嘉,没发生的功劳按了上去。

赞曹操同时,易中天不忘贬低刘备。

“曹操的条件是比较差的,政治资本是不如他的对手的。”

“比如袁绍,他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作为支持;比方说孙权,他有父兄留下的现成的一片基业;比如刘备,虽然也没有什么本钱,但他自己弄出一个来,刘皇叔,一张可以骗人的名片。”

曹操祖父是曹腾,曾任小黄门,后升迁至中常侍,因策划迎立桓帝有功,迁大长秋,被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通过家族关系入仕为官,这种出身,不如刘备?

简直荒谬。

而在去年,《易中天品三国》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

影响力很大!

和《赤壁》那个时候一样,现在《武侯诸葛亮》也是顶着很多争议。

易中天那套有人捧,也有一定市场。

如果《武侯》电影成功,会洗涤一遍现在的风气,如果不及预期,这股风气会更加嚣张。

所以《武侯》挂上了火车头厂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也是按照三通娱乐重头戏标准进行宣发。

看电影。

用电影说话。

《武侯》这部戏,简单来说类似后世无敌文。

出山前无敌,出山后也无敌。

视效上更进一步,历史文学化,也就是神话。

这部戏郭帆独立执导,下了狠功夫。

再加上有《赤壁》《曹操》打底,视效上超过前两部,成本却进一步降低。

映后环节。

这一次,沈三通没有上台,把舞台交给了郭帆。

不过话题依然离不开沈三通,郭帆道:“这部戏首先感谢沈导,他给了我独立执导大制作的机会,然后感谢唐国强老师,友情客串,给了我们年轻人很多鼓励。”

老年诸葛亮找来了唐国强老师来演,他说起一段往事。

“94年我出演诸葛亮时,全国上万观众写信投诉,有些投诉信直接寄到了广电部,生怕我演不好毁了诸葛亮的形象。”

“全国人民都揪心啊,我压力也很大,我那个时候还是很嫩的小生,哈哈。”

“好在最后演出成功了,我最大感想就是历史人物,尤其是武侯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一定尊重他,周杰演的很不错。”

“郭帆导演也让我感触很深,在片场起早贪黑,和他接触后,我对我们电影充满信心。”

唐国强老师出演诸葛亮是个转折点,从那之后事业起飞,后面历史剧演到手软。

成功塑造一大批古代人物的影视形象,也没人再质疑他演的任何古代历史人物。

上下五千年,都演过了。

当然也是不点名批评了一些人。

坐在观众席的沈三通,这一次纯路人,分享自己观影感受:“我最佩服的三个人,一个是挽华夏于危难之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封狼居胥,断了匈奴国运,兴了大汉;最后一个便是丞相,白帝托孤,出师表是多大的忠义啊,关键丞相百年之后这些人还是没走眼!”

“实际上,蜀汉内部矛盾从头到尾都挺严重的,比曹魏也好得有限。丞相的不仅是理想主义者,也是现实手段高超的人,托孤之后迅速收拾烂摊子稳住局面,甚至还能逆风输出北伐曹魏。”

沈三通直接点名批评:“易中天是很好的历史小说作家,这是我一贯且中肯的评价。”

“易中天只是把诸葛亮没做的说了出来,没把他如何治国、外交等说出来。他的确说了正史,但并没有说全部的历史,所以不考证很难辨别他说的是否是真的。”

“骗术很高级,但事实胜于雄辩,无论他怎么说,都无法改变武侯的本质。”

说到骗,沈三通毫不掩饰,不屑之味溢于言表。

观众、记者、现场嘉宾都惊了,也都兴奋。

论狂还是沈三通啊,毫不掩饰自己的立场,当场炮轰易中天。

如今的氛围,表这个态,说这话,是需要勇气的。

也是,敢直接和好莱坞开战,这算什么?

毕竟三通娱乐真开始走法律程序了,控诉美国电影市场的歧视政策。

首映之后。

头条几乎都是沈三通炮轰易中天。

易中天不得不出来回应,很有一番姿态,坚持自己是“正说”“趣说”“妙说”,是在历史基础上进行的评说,让一些人不要只盯着一点细节,这会阻碍学术热情。

沈三通当场就火了。

一丝脸面也不留了:“我建议易中天去学一学基本的逻辑,正说、趣说、妙说三者存在逻辑冲突,这是既要又要也要,怎么可能呢?”

“说到盯着一个点,我想起‘宜粗不宜细’这句话,现在一些人完全反着来理解。”

“‘宜粗不宜细’是完全符合辩证法的,在研究历史尤为重要。”

“一个历史人物,给了历史交代,做的贡献多过了缺点,那么就应该强调积极的一面,而不是放大缺点。”

“人总会有缺点,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用放大镜去找,总会找到缺点。”

“而如果一个人在历史中,发挥的作用很负面,那么也不应该从他做了什么样的小事,给无限放大,那改变不了大方向。”

“这句话对应的是‘成大事不拘小节’,老祖宗总结的就很好,首先大节不能丢,大节不丢,一些小瑕疵不算什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