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99TXT > 其他 >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 第807章完

有些人会迎合这种想法,操作上往往就会牺牲内部一些人利益,来迎合外部。+齐,盛+小·说-网+ ?首.发\

而且这种迎合,对大局没有好处,妥协换来了不是对方的退让,往往是得寸进尺。

沈三通不是要解释,而是借此表明一个态度。

划清界限。

很明显老周误会了他和韩三平的关系。

韩三平要进部了,沈三通反而不会再和对方走的很近,这样对他不利。

走到今日,他的最大背景和后台是三通娱乐,最大的底气是观众的支持。

只要在电影产业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沈三通不惧各方的挑战。

他能提供“唯一性”,占据电影市场的三分之一份额,本身就是一座山头了。

台面上,再好的关系对他也没有多大帮助。

沈三通对自己的定位仅限于导演和商人,对进步没想法。

和他在好莱坞主打一个坦坦荡荡一样,不想进步,无欲则刚。

如今沈三通要防备的是台面下的招数,比如跟着女助理去睡路边送上来的人,落单了,被人控制住了,那就完犊子。

关键是不能落单。

身边带着一个加强排,有一帮兄弟围着,被仙人跳了,只要自己人身没有被限制住,大不了走流程打官司。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中影新上来的人,肯定不是韩三平的人。

好莱坞形容韩三平相当于美国电影协会前会长杰克·瓦伦提,环球影业前掌门人卢·沃瑟恩,以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总和。

简单来说,娱乐业的三星掌门人。

这是特殊环境造成的,国产电影处境过于恶劣,需要一个在电影市场能够整合所有资源的人,才能够对抗如狼似虎的好莱坞。

而随着三通娱乐的崛起,这种外部压力消失,没有了这样的条件。

又因为韩三平特殊历史地位,中影接任者,必然不会从中影内部提拔,否则中影要姓韩了?那还了得。

实际上不用韩三平的人,才是对他的一种保护。?s-o·s^o¢x!s!w*.*c·o+m+

以后中影的权力会被分割,不会再有韩三平这样整合所有电影市场资源的人物出现,也不会再有韩三平这样威望的人。

韩三平当然听懂了。

三通娱乐只是一个民企,说什么做什么,不要给他上高度,说得再难听点,要使唤他,那就拿文件出来,上会盖章的那种。

也捕捉到了沈三通的意图,和他保持距离。

老周走后,沈三通道:“私下我尊重您,但是我沈三通不是谁的私军。”

第70章 好莱坞你要自信!

韩三平心里第一反应是愤怒,随后又释然,更多是复杂。

沈三通第一部戏是他担当制片人,职业生涯是他看着起来的,当时只是觉得沈三通思路很清晰,有控制成本的意识,懂得有多大的胃吃多少饭。

想过以后会有成就,但是没想过能有今天的成就。

有种孩子长大了的感觉,当然了,韩三平也要看看沈三通是真成熟还是假成熟,打趣问:“你翅膀硬了,国内之前不说好话的人,现在吹嘘你在谈判中发挥了大作用,你怎么看?”

沈三通一点不飘:“这些人指定没憋好屁,大概又是乱七八糟的小把戏,配合外面策动搞事。”

有一说一,和美国关于电影备忘录的谈判,能有来有回,可以说全靠沈三通。

没有三通娱乐,别说出去了,连家都守不住。

不只是国内,国际场合也是各种被好莱坞说嘴,在WTO里被各种数落。

但是沈三通很清楚,文化终归是软实力。

好莱坞之所以在规则内进行谈判,不过是规则之外的手段打不赢。

对于其他市场,好莱坞从不讲什么道理。

没有国家力量的庇护,要除掉三通娱乐不要太简单,把沈三通抓了就是。

国家力量属于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却如同呼吸一般的力量,沈三通很是明白这个道理。

“这些人不用在意,自己把自己边缘了。·x!j?w/x`s.w!./c\o.m`”沈三通说出自己的想法:“电影市场是文化市场的上游,又是通俗文化,社会影响力非常巨大。如今我们电影市场起来了,整个文化气氛会有一个大的改观。”

“以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大家一起团结起来,营造自信、昂扬的文化氛围,作为现实层面的润滑剂。”

“顺手就把杂音排除了,除了拿钱办事的,那些自带狗粮的,也大多是正常人。”

和美国电影协议方面的谈判困难不假,但是口子已开,接下来仅凭借惯性力量,一条康庄大道近在眼前,路基已经铺下,顶多上面有点灰尘,接下来修修补补就可以。

韩三平心里哂然一笑,类似的话沈三通说了不止一次。

沈三通也许很懂趋势,但是也年轻,不能深刻理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舆论不过是浮在外面,被人所看到的,是飘在空中的风筝,里面的放风筝的人最为关键。

这是一层裹着一层的关系。

放好莱坞入场,不过是新的斗争的开始,甚至比之前的斗争要更加剧烈。

之前的话,诸如华谊等影视力量尚且能够吃到经济增长,电影市场随之惯性增长,还有好莱坞扩大市场的残羹冷炙。

做大市场做不到,但是跟着喝口汤,还是可以的。

现在三通娱乐和好莱坞一块做大市场,市场增速从被动转入主动,还是双驱动,对于有进取之心的影视公司是一件好事。

但对躺着赚钱的公司,无疑是大坏事。

而历史无数次证明,在内部被压迫,凭借内部无法摆脱束缚,这些人并不会甘心被市场出清,会用各种办法进行反抗,甚至不惜勾结外部势力。

韩三平依然没提醒,提醒也没用,沈三通要自己去感受,聊起了谈判事宜:“现在谈判关键点,就在于敲定发行细则,你还是认为细则不能松口?”

沈三通点头:“如果美方光明正大,完全可以同意细则,如果他们始终不同意,说明心里有鬼。”

韩三平道:“今晚有个餐会,双方再敞开谈一次,不过我估计不乐观。”

沈三通说:“不能拿到同等待遇,宁可退回原点。”

晚上。

沈三通出席了和美方会谈的餐会,如今电影方面能有一定输出能力,只有三通娱乐,所以他的意见很重要。

前世谈判结果是每年的引进额度将增加14部,限定3D或IMAX格式,同时将分账比例从13%提升至25%。

细则很多,不过最重要一个是进口片数量,另一个是分成。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主要是好莱坞进攻,中国被动防守。

这一世,进口片谈到了增加20部,可以不限定格式,意味着好莱坞最好的电影,可以畅通进入中国市场。

相应的人就是美国也要在发行方面做出让步,要对细则做出规定。

这是双方谈判中的最大分歧点。

谈判中,中国一直强调双赢。

本身就自信,每年引入的好莱坞电影,都是经过市场筛选过最好的,只是要求美国也秉持共赢,让华语电影能有一个公平待遇。

也尊重现状,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已经有很大的份额,而中国电影在美国的发行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华人社区,所以就从华人社区入手。

这对美国自身也有好处,多元文化,文化多样性,少了华语片,如同拼图少了一块。

华语电影进入,美国观众也可以获得更多元的电影选择,丰富观影体验,而好莱坞也能在多元文化中找到新的创作灵感。

同时,东方理念,和好莱坞擅长的爆米花电影,有所区别,文化碰撞,能迸发出更多文明的火花。

就像美国院线既有《钢铁侠》,也有印度宝莱坞专区,中国也要求聚焦华人社区,在洛杉矶、纽约打造“华语电影橱窗”。

这也能满足数百万华裔的情感需求,更能让更多美国普通观众多出一种选择。

众所周知,华人社区的经济潜力很强,华人群体有强大的消费能力。

发行华语电影可以带动周边消费,促进当地经济。

同时,通过华人社区逐步扩大影响,双方可以有更多了解,通过合拍片方式,实现更多文化交流。

华语电影可以作为文化教育的工具,促进跨文化理解,为美国培养未来的多元人才。

双方还有技术方面的合作,共同利益很多。

华语电影的成功也不会抢占好莱坞的市场,中国最大档期是春节档、暑期档,美国是暑期档和圣诞档期,暑期档开始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市场可以互补。

合作有利于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共赢。

如果说中国是希望共赢,美国态度就有些又当又立。

对于中国市场当然是垂涎三尺,但是到了自己开放市场的时候,又扭扭捏捏。

圆桌上。

美方代表雅各布直接道:“沈,电影方面耽误太久时间,这本来只是我们双方谈判的甜点,我们各自领队都需要一个结果,不能因为电影而破坏合作的主基调。”

先给沈三通悄然扣了一个帽子,双方最迟明天就要把协议谈好,否则要开天窗。

现在就是沈三通不松口,他的意见又很重要。

沈三通直言不讳说:“我就是把你们想的太好了,专访被摆了一道,现在我就往最坏的方向想,大家把事情摆在明面上。”

雅各布不接锅,顺便卖了个人情:“专访是《好莱坞报道》个人选择,他们有自己的报道自由。当然了,我们也展现了诚意,没有让这个报道发酵,影响我们的关系。”

沈三通懒得吐槽,一边鼓吹新闻自由,然后又能控制新闻传播,道:“你们是为了选举。”

这次贸易谈判,有作秀的属性。

2月11日,象党大统领候选人罗姆尼赢得了该州11日举行的初选,得票率为39%。

而有民调显示,自11年9月以来,罗姆尼的支持率达到50%,逼近米歇尔丈夫。

当年喊出来“我们可以改变”,四年过去了,不能说没什么改变,也是改变的不多,确实不咋地。

14日,双方发表了《关于加强双方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

时间点恰好是初选结束后三天。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