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99TXT > 其他 >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 第902章完

柏林很重视华语电影!

国际电影节重视华语电影!

世界艺术殿堂很重视华语电影!

他们不是蹭红毯,而是堂堂正正的展现中华文化!

相比于主演的兴奋,宁浩则总是忍不住去摸深灰色羊毛大衣的领口,在闪光灯下显得颇为紧张。-d^a¢n!g`k_a′n~s-h\u^.`c¢o?m`

倒是站在旁边的徐峥,锃亮的光头泛着温润的瓷色,神色淡然。

只看了一眼余男,目光在兴奋摆pose的黄渤身上顿了一下。

黄渤这两年飞的很高。

有段时间更是三通娱乐旗下的演员一哥,国内第一男演员。

电影片酬再加上三通娱乐上市的机遇,黄渤实现了财务自由。

随着地位和财富提升,自然有精神追求。

柏林电影节的演员奖只是六只银熊之一,含金量比不上奥斯卡和戛纳,但也是响当当的柏林影帝。

徐峥知道黄渤有想法,只是今天注定不会平凡,徐峥内心深处有惋惜,也有那么些雀跃。

《无人区》上的谋划算计,这种事只有寥寥几个人知情。

黄渤如果再往前几年,以对方摸爬滚打磨练出来的人情世故,未必不能感觉到什么。

沈三通拉爆《无人区》的电影成本,主要手段是通过黄渤的片酬。

换成几年前,黄渤不说和宁浩划清界限,也会小心谨慎。

绝不会现在这样,追逐所谓的柏林影帝。

说到底,是飞在天上太久,飘的厉害。

再加上沈三通性格好,几年相处下来,都知道沈三通比之圈内的封建做派,确实是正常人。,天\禧!小?说?网+ *免+费~阅¢读*

失去了敬畏之心,也就偏离了,逐渐脱离核心圈。

也许黄渤自己没发现,作为局外人,徐峥看的清楚,黄渤连业务能力也在下降,还下降的很快。

成为大人物的黄渤,开始不喜欢最拿手的小角色,也有点演不出来小人物的感觉。

飘在云端久了,再加上黄渤不是科班出身,技巧上终归不足,属于体验派天赋派,表演吃的是过去经历的老本。

徐峥也是机缘巧合之下,见识了真正的世界运转,才能一直心有敬畏。

原来他想着,沈三通是要以《无人区》拖垮宁浩以及小马的财务,如今每每想来,都觉得自己的幼稚的可笑。

太小看沈三通了。

沈三通对国内的人和事,一直有所留手,可是对外,那是毫不留情!

极为可怕!

徐峥也只是在黄渤身上停留了那么一下,随后便对着镜头露出招牌灿烂笑容。

“Niemandsland!(德语,《无人区》,直译为无人之地)”

“No Man's Land!”

观众们高呼《无人区》的名字,有德语也有英语,还有法语。

宁浩笑着和观众打招呼。

“为了这部戏等了几年,值了!”李明也是喜气洋洋。

作为《无人区》的资方之一,这部戏拖了太久。

好在这些年圈内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

这些天,李明享受了一把国际追捧的感觉,《无人区》一片好评。

以中国西部荒漠为背景的犯罪故事,又是探讨人性与生存法则,荒凉、法外之地的主题设定,简直是为柏林电影节而生。`萝?拉′小.说` ¢更/新\最\快/

不管是媒体还是专业影评人,或者是观众,都对电影展现的西部世界赞不绝口,惊叹于宁浩的才华。

李明可惜道:“最近几年,少有华语电影如此受追捧,再等等就好了。”

宁浩投了不少,着急回本,颁奖礼还没开始,不少版权都卖了。

按照李明的想法,先把中小国家版权卖了,至于主要电影市场的发行权,再等等。

不只是发行权,也有国际导演,想要《无人区》的翻拍版权。

很多发行商,暗示《无人区》得到了跨国影视资本的关注。

《无人区》很大可能获奖,到时候说不定更高。

“让利出去,我们获奖可能性更大。”

好导演基本都会演戏,宁浩不动声色打了个哈哈。

现在不卖的话,颁奖典礼之后不一定有机会。

狗哥想着国内国外两开花,只能说想的太好了。

决定来当沈三通的刀,宁浩通过徐峥接触到了不少知识,不乏沈三通的最近理论成果,只能口耳相传。

宁浩倒不是觉得徐峥好心透露机密,无非让他彻底死心,好好办事。

如今宁浩心不说死了,也是差不多。

狗哥想着在国际上赚钱,想的太简单了,不可能。

不是他们做的不好,而是外面收缩了。

八九十年代给的口子,尚且可以做达利特。

通过日耳蛮规定的路径进行“梵化”,实现种姓的自我跃升。

这也是五代导演,只是弯腰,而不是跪下的原因。

人家留了一个可以弯腰进入的洞。

到了六代导演,变成了狗洞,只能趴下,爬着。

等到00年后,宁浩刚入行的时候,日耳蛮对于中国的定位是俄国一样的阿修罗,不可“梵化”,也不能跃升。

是永生永世需要沉沦的敌人。

08年之后,干脆是“伏地魔”,不可言说、不可直视、不可想象。

按照沈三通的判断,随着中国发展,再过些年,更是会变得越来越不可名状。

直到彻底不可直视、不可接触、不可窥探。

看到,便会导致日耳蛮整体世界观念的崩溃。

宁浩对于未来将信将疑,但是沈三通构架的理论,完美解决了过去和现在。

很多宁浩冥思苦想而不得的疑惑,有了顿悟一般的明悟。

过去评奖屡屡受挫,他的电影比很多中小国家要好得多,但还是没机会,连个曝光机会都没有。

因为路断了啊!

五代、六代的路那是以往有的,新一代人家是连个缝隙都不给,跪下也不要。

除了沈三通凭借无匹实力,和华纳捆绑破局,一杆子插到底。

其他华语电影,08年后,日耳蛮给的口子,彻底闭合了,也就不可能走出去。

而且以沈三通的实力,除了他自己之外,其他三通娱乐的电影也走不出去。

最多做到亚洲范围发行,在中国眼皮底子,再加上收购嘉禾获得了发行网络,才能卖点票房。

而哪怕在亚洲,日韩也几乎关了门,东南亚偶尔也会出问题。

沈三通都没法开拓国外市场,三通娱乐也做不到,小马奔腾又怎么可能呢!

宁浩愿意做刀,也是因为外面没有利益。

外面是一点利益都不给,艺术、商业都没有。

李明、黄渤、余男越是开心、兴奋,宁浩越是复杂难明。

所有的名誉和荣耀,只因为他挑战沈三通,扮演一个挑战者的角色,才敲开了口子。

当人家口子开放之后,荣誉啊,名誉啊,媒体版面啊,影评啊,商业啊……

一拥而上,都来了。

宁浩觉得可怕、可叹又可悲。

媒体、影评,乃至于市场,都可以操控。

毫无疑问沈三通赢了!

遥想当年沈三通还是一个单纯的青年,在学校里便看透了。

那时,宁浩自己还傻傻的抱着拷贝全世界跑奖。

到了采访区。

徐峥立刻远离宁浩,拉开了两人距离,变成黄渤和余男一左一右伴着宁浩。

徐峥扮演的角色,是和宁浩闹翻了,但为了电影,给国际电影节一个面子。

《无人区》海报之下,宁浩深灰色羊毛大衣,与余男的黑金刺绣礼服交相辉映。

走在前面的国际影星伊莎贝尔·于佩尔,给宁浩送去鼓励:“加油。”

评审团主席王家卫特别驻足与宁浩寒暄,提及《无人区》里秃鹰盘旋的魔幻长镜头令人难忘。

余男热情问:“王导,我给自己礼物能送出去吗?”

“哈哈,你别套我话。”王家卫玩笑道。

他没有多待,之所以和宁浩说两句,也是电影节的意思。

这次柏林电影节有不少东方元素,否则的话,他多少要避嫌。

一行人站定,宁浩被一群记者围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