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闷闷的,“母亲……我听陛下身边的宫人说,你要把我留在这里,是真的吗?”
丹皎的心钝钝一痛。′微^趣,晓?税′ \已-发?布`蕞!欣-漳\結-
半晌,道:“是真的。明日母后便要启程回安平郡,夏侯夫人会留下来照顾你。”
意识到自己真的要被母亲抛下,阿狸一下子嚷出声:
“母亲!我要跟你回家!我不要呆在这里!”
他一边说着,一边吧嗒吧嗒地掉眼泪珠子。
丹皎狠下心,向后退了一步,让他离开自己的怀抱。
“不,你要留在这里,陪伴陛下一起长大。也许陛下来日会有许多丈夫,但你要记住,你才是她此生唯一的夫婿。”
见丹皎心意已决,阿狸抽抽噎噎地哭道:
“母亲,是不是因为儿子只有与陛下成亲
,才能、才能活?”
听到儿子的问题,丹皎死死咬住下唇,默然一瞬,摇头:
“傻孩子,不是因为你只有与陛下成亲才能活下去,而是因为……你之所以能好好活着,全倚仗于你有资格与陛下成亲啊。”
我能活着,全依仗于,我有资格……与陛下成亲?
夏侯景迷茫地眨眼,小小的脑袋,完全无法理解这句话。
哭了半天,母亲都没有松口,他总算放弃,转而问她:
“那母亲,什么时候会回来看阿狸?”
丹皎深深凝视着儿子,开口:
“等你满了十六岁,与陛下大婚之日,我就回紫宸宫来看你,好吗?答应母亲,母亲不在你身边的这段时间里,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陛下,保护好自己。”
得到丹皎的承诺,阿狸含泪点头。
从儿子清澈不喊一丝杂质的黑眸里,丹皎清楚无比地看见自己的倒影。_j!i′n*g·w,u′x·s+w~.¨c_o,m*
有那么一瞬间,她突然感到后悔,差点就要去凤梧殿找荷华,和她取消约定,换成别的条件。
但想起安平郡内的百姓,终究还是忍住了。
她不仅仅只是阿狸的母亲,更是安平郡的女君。
她要对整个安平郡的百姓负责。
她要保证他们丰衣足食,生活安定,不受战火侵扰。
宸国势大,来日必能一统中庭。而自古以来,姻亲都是最好的结盟方式。她若不幸去世,阿狸在宸国一日,宸国的统治者便要好好对待安平郡的百姓一日。
更何况,等璇玑与阿狸大婚,璇玑诞下子女,往后宸国的统治者身上,都会流淌着公子鄂的血。
这也是她能为公子鄂做的最后一件事。
安平郡既已交到自己手上,公子鄂既只有阿狸一条血脉,她必不能辜负他们所托。
道理虽是如此,但丹皎一想到自己马上要同儿子分离,将如此年幼的他留在紫宸宫中,还是心如刀绞。
丹皎蹲下身,紧紧抱住阿狸,哽咽道:
“吾儿……一定要平平安安,健康长寿……”
阿狸在母亲怀里,同样再度哭出声。月光明亮,照得母子二人的泪水,都泛着亮晶晶的光。
棠棣苑里的情况,很快就有耳目禀告给荷华。
她低叹口气,示意耳目退下后,沿着瑶华池漫步。
星夜朦胧,水面烟波茫茫,穿着素纱襦裙的宫女,三三两两地聚在岸边,按照拜月祭的习俗,在水面放灯许愿。
晚风掠过柳梢,送来细碎的祷语,宫女们用纤细的指尖轻托叠着金箔的莲形河灯,轻轻放入水中。
荷华没有过去打扰她们。
宫门一入深似海,这些女孩一年到头都闷在宫里,无法与亲人相见。,小-税-宅+ ~首¨发_每年也只有这个时候,能借着荷灯寄予自己的一点思念之情。
烛影摇碎一池月光,灯随波逐,像浮动的星子。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明华殿附近。
忽然,荷华止住步。
她看见明华殿濒临水域的台基上,一个熟悉的身影。
碧波如镜,水银般的月光倾泻而下,这片水波与月华交织成的光影里,摇光穿着月白色丝绸长袍,腰间松松挽着一根玉带,墨发未曾束起,随意地披散在身后,及至脚踝,衬得人肤色愈白,映照着殿外阑珊的灯火,如玉树皎然。
他回过身,小小的玄衣女童拿着一盏莲花灯,一蹦一跳地从殿里跑出,献宝一般,将莲花灯高高举到摇光面前。
摇光笑着揉了揉女童的头,然后蹲在台基边缘,点燃莲花灯,陪女童一同往水面放灯。
看到女童头上戴着的玉冕后,荷华怔在原地。
——璇玑?!她怎么会在这里?!
一股凉意,渐渐爬上荷华的四肢,咚咚,咚咚咚,心脏在胸腔间擂鼓般地震荡。
台基上的两人还没有发现不远处站着的荷华,见莲花灯随水流飘远,璇玑一字一句认真念着摇光写在灯上的诗句:
“月满庭轩,佳期昭昭。
昭昭人愿,岁岁清欢。”
她仰起脸,一眼不眨地注视摇光,童声真挚地问他:
“王兄,这两句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呀?”
第135章 清庙(2)朕就不要你了!
听见璇玑的问题,摇光温声道:
“这四句诗,说的是月光铺满庭院,希望沐浴着月光的人,每一年都能实现心愿,获得快乐。”
他尽量用最通俗的话,让四岁的小女孩能够理解。璇玑眨巴眨巴黑葡萄似的大眼睛,脆生生道:
“那朕希望,王兄也能实现心愿,获得快乐。”
说完,她又皱了皱鼻子:“当了宸王后,璇玑天天都要上课,一点都不快乐。”
作为新王,璇玑现在每天的安排都很紧促。
卯时天还未亮之际,她就要起床,去凤梧殿向母后请安。上午学文,听丞相臧寿带着几位大儒讲学,下午习武,由彻侯廖若亲自授课。只有到了晚上,陪母后用完膳后的一小块时间,是属于她自己的。
当宸王一点也不好玩!讨厌死了!
她想做回那个无忧无虑,什么都不用管的镇国公主!
摇光哑然失笑,摸了摸女儿的头后,低声:
“为王者,快乐……本就是一件无比奢侈的事呐。”
荷华虽不知道他们谈话的内容,但看两人说话时的亲昵样子,显然璇玑和摇光这样相处已久。
自璇玑登基起,荷华一直忙于政务,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女儿,最多每天早上见一次她,晚上再陪着一起用膳。
璇玑虽搬去了昭阳殿生活,但她的日常起居还是和以前一样,由小姜姬照看。
小姜姬到底怎么照顾她的,竟让她跑到了明华殿?
她重重咳嗽几声后,走上前,让自己的声音清楚无比地传到台基那边。
“——陛下。”
发现岸边那个宫装高鬓的人影后,璇玑悚然一惊。
每次母后用这种语气和她说话,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事。
比如拿沾满墨水的纸团扔丞相,又比如廖若带她去扎马步的时候,赖在床上不肯起来……
坦诚来说,璇玑畏惧母后,更甚于畏惧故去的父王。
而紫宸宫的所有人里,她第一喜欢摇光,第二喜欢慈淑夫人。无外乎两人都对她很温柔耐心,从不斥责自己。
尤其是摇光。
毕竟慈淑夫人要照顾她生活,日常免不了碎嘴管东管西。
摇光就完全没这个问题了。
璇玑很难说清楚她这个同父异母的兄长为什么对自己这样好,但是小孩子的本能直觉,让她能确定他很爱自己,所以她也很依赖他。
哪怕人人都说王兄杀了父王,母后将王兄幽禁在明华殿作为惩罚,她也要偷偷去找他。
再说了,父王对她一点都不好!
母后不在的那两年,只要公子恒和自己抢东西,父王一定斥责她维护公子恒,害得慈淑夫人每天都战战兢兢,背地里偷偷掉眼泪,她才不喜欢父王呢!
看到荷华无比警惕的眼神后,摇光松开璇玑的手,温和劝道:“陛下,夜色已深,您随太后回去歇息吧。”
说完,转身回了明华殿深处。
等那一袭白衣,彻底消失在宫苑里,璇玑不情不愿地转过身,两条小短腿一挪一挪,走下台基。
她真的很怕母后要骂她。
也怕母后会迁怒于王兄,对他更差。
等走到荷华跟前,她一闭眼,视死如归地道:
“母后,是儿臣要来找王兄的!也是儿臣要宫人不许告诉母后,母后要罚就罚儿臣,和王兄没关系!”
丞相臧寿以前教过她,为君者要一言九鼎,敢于承担责任。
璇玑决定承担私见王兄的责任。
凝视着女儿维护摇光的样子,荷华的眼眸如云山雾罩,心里一时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难道真的是她对璇玑太苛刻了吗?还是说……
在璇玑心里,她囚禁摇光的行为很过分?
许久,她总算开口,没有像璇玑预料得那样斥责她,而是道:
“
走吧,哀家送你回昭阳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99TXT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