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听见了,我也听见了,这县令大人可真是一个为民的好官啊,还给咱老百姓出钱建房子,这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这样的事。,0`0?小?说*蛧¢ _已?发-布.最/鑫+彰\结?”
“那是因为人家有功,比他们家穷苦的人多了去了,怎么不见县令大人给人家出钱建房子啊,还不是因为刘大柱家提出了种晚稻的事,就这事救了多少人啊,这才给赏赐建屋子的。”
这话一出,大家都同意。
有人问刘大柱,“大柱兄弟,你这屋子什么时候开始建,我们好过来搭把手。”
“对啊,反正现在地里没什么事,农忙也结束了。”
众人都一起表示到时候需要搭把手的时候叫一声就行。
刘大柱笑道:“那谢谢大家伙了,等我把砖块瓦片买回来了就开始动工,到时候一定叫你们。”
第122章 建房了
一听他是要买砖石瓦片,这是要盖青砖大瓦房啊,都吃了一惊,他们下河村只有两家有青砖大瓦房,还只有一间,这是全部都建成青砖大瓦房?
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对,那县太爷给人的钱总不能叫人建几间土胚房吧,那还给什么赏赐,土胚房都不要钱,几天就建成了。·求~书?帮- ~追.最,歆-彰.洁!
周氏笑道:“到时候大家伙一定要来帮把手啊,这建青砖房也不能叫你们白帮忙,我们给工钱,三十文一天。”
三十文一天,那不跟地主家帮工是一样的吗?
这有钱赚,所有人都很高兴。
房子要在现在的地基上新建,那现在住的两间土胚房就要推掉。
一家一在旁边新搭了两个棚子,暂时先将东西搬到那里去放着,晚上一家人睡在另一个棚子里。
这个时候已经有些冷了,刘立夏带着两小的砍来一些树枝,搭在周围,这样就暖和多了,至少睡在里面那风不会呼噜噜的往里灌。
李氏见状,忙道:“桂兰,你们晚上去我那边睡吧,睡到这里也不怕晚上冻病了。”
周氏笑道:“还是算了,这里够住了,你瞧被几个孩子围起来,也不是很冷。”
李氏那边人多,屋子又小,也只有两间,根本就住不下。¨我¨地¨书/城* `芜·错·内¨容·
“那让青山给青河上我那儿睡去,两孩子还这么小呢,怎么能睡在这样的地方呢。”
周氏有些犹豫。
刘青山跟刘青河却不愿意走,“娘,我不去,我就睡在这里。”
“我也不去,李婶,我们就睡在这里,这里一点也不冷。”
开玩笑,住在这亲手搭建的棚子里多好玩啊,还一家人都在一起,这样的事情恐怕以后也不会再有了,两小的说什么也不走。
周氏没办法,对李氏摇摇头道:“还是算了吧,两犟牛,还是不要去给你们添麻烦了。”
想起了一事,又道:“建屋子的那几天你没事吧?”
“没事,现在地里不是没事了么。”
“那你来帮我搭把手,我还得管两顿饭呢。”
李氏点头,看着摆在院子里的砖石瓦块,很是羡慕,“哎,还是你命好,这都住上青砖大瓦房了,我恐怕是一辈子也住不上了。”
周氏笑着道:“话可不能说的太满,往前数一年,谁能想到我们家那时候连一顿饱饭都还吃不上呢,更别说建墙砖大瓦房了,
谁能想到就是一年的功夫,这屋子就来了,你也不要灰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像我们这样走运了,这些都是说不准的。”
李氏一听,很是感慨,可不是,要是放在去年,谁能想到一年以后刘大柱家的日子就能过的这样好呢,说出来恐怕就是笑话。
这命有时候还真说不准,李氏想了想,又振作起来,说不定自己家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的机遇,这青砖大瓦房子也不是梦呢。
毕竟是青砖大瓦房,土胚房不能比,这活还是要点手艺的才行。
刘大柱听从刘立夏的建议,到隔壁村花了二百二十文一天的工钱请了一个老师傅带着三个徒弟来给建房子,又用三十文一天的工钱在村里招了十五个人。
主要是想着这会天也冷了,得抓紧时间将房子建起来才是正经,多花点钱就多花点钱,一家子不受罪才是要紧的。
要不说人多力量大呢,除了挖地基的时候慢一点,这房子转眼就像竹笋似的,哗哗的往上长。
刘青山带着刘青河每天放牛砍柴,刘立夏则跟在周氏身边给打下手。
二十多个人的饭,三个人做,那也是很费功夫的。
好在他们自家菜园子里的菜多,加上家里的鸡蛋,基本上只要买肉就可以了。
其实有时候连肉也不必买,家里现在已经有接近一百只鸡了。
头一茬的鸡长大,他们自家才吃了两只,有这些鸡,时不时弄上两只,再炖上些野菌,那香味勾的干活的人更卖力了,有肉吃,感觉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力。
今天中午就是做的鸡肉炖野菌,考虑到干活的人辛苦,这么点不够吃,刘立夏还放了一根大萝卜在里面,这一盛出来,有满满的一大盆。
旁边还有一大盆凉拌荠菜,按理说都这个时候了,最好吃点热乎的,但是禁不住刘立夏想吃啊,院子里的菜每天做,实在不知道做什么了,只好去地里看看这个时候有什么野菜没有。
一到地里就见那荠菜,又肥又嫩,刘立夏喜滋滋的割下来,这可是好东西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99TXT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