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又很贵,所以一般农家人读不起,那读的起的农家人,好不容易送一个去读书,家里人连孩子的书本都不敢碰,哪还敢认字啊,就算是有,也不会让全家人都跟着学。+x-k,a¢n+s¢h-u+j_u?n+.~c\o¢m^
刘青山看着几人终于说完了,忍不住催促道:“爹,娘,你们说完了没有,说完了我们来数钱吧,这些钱还没有数呢。”
刘立夏奇怪的道:“你倒是动手啊,谁拦着你了?”
刘青山道:“那你们一直说话,我在旁边不是数不下去么,数着数着就数错了。”
刘立夏指了指旁边埋头数了半响的刘青河,逗他道:“你看青河,数了那么大一堆,还能抽空跟我们说会话,你怎么就那么容易被影响?”
说起这个刘青山就很是服气,羡慕的道:“这我哪知道啊,这你得问他,问他为什么不会被你们影响,数了这半天真是没见他数错一个,我就不行了,没有这样厉害,这本事恐怕是在娘的肚子里就有了的。”
刘立夏就想起老大夫曾经对青河的评价,说他要是有机会能一直念下去,说不定以后能考个秀才出来呢。′精+武¨暁!说′徃/ ?首!发·
这孩子在记忆里这块是真的还挺好的。
看了看抱着一堆铜钱数的开心的刘大柱根周氏一眼,又看了看数的头也不抬的两兄弟,终是什么也没说。
这种事情还是不要先说的好,不然那压力也太大了,而且未来的事谁说的准呢,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当下也划了啦好大一堆铜钱,抱在自己跟前,两眼放光的数了起来。
这数钱谁不爱啊。
一家子围着一大堆铜钱数,一时谁也没有说话。
好一会儿后,几人将面前的铜钱翻来覆去的也不知道数了几遍,这才罢手。
刘立夏笑着道:“你们各人数了多少,面前有多少铜钱,报给我,我总一总,看看有多少。”
几人闪着发亮的眼睛,争先恐后的报数。
刘立夏笑着道:“不用着急,一个一个来,我听不见,来,爹,你先说。”
第182章 回村祭祖
刘大柱开心的报了一个数,这可是他数了好几遍才数出来的,绝对错不了。,求*书.帮_ /已!发?布.最?欣·璋-结·
几人一一的报数,刘立夏拿着从厨房找出来的一截碳,削尖了在一张树叶上算着。
几人紧紧地盯着她。
刘立夏啊看着最终得出来的数字,挑了挑眉,看着大家高兴的道:“我们这一个多月起早贪黑的卖豆腐,很是不容易......”
刘青山是个急性子,她话还没说完,实在忍不住打断道:“哎呀,姐,你就说说我们一共得了多少钱,这些话留着后面再说也不迟啊。”
刘立夏白了他一眼,慢悠悠又兴奋的道:“但是虽然不容易,我们的辛苦还是值得的,这一个多月来,
经过我们全家所有人的努力,一共挣了十四贯又一百八十四文!
就这还不算那口铁锅钱。”
“十四贯?!”
“这么多啊!”
“我滴个乖乖,这卖豆腐真挣钱啊!”
“好多钱啊!”
大家一阵惊呼,不敢相信卖一个月豆腐竟然能挣这么多钱。
刘青山哈哈笑道:“一个月十四贯,这还当什么账房啊,账房才几个钱,这一个月比他一年的收入都多,我们一个月能挣十四贯,那一年就能挣······一百多贯!
天哪,我们家发财了岂不是?”
周氏泼冷水,“你忘了,这会是年下了,所以这段时日豆腐才能卖的上这么多,明年开春恐怕卖不了那么多了,一天能卖上个十斤豆子恐怕就不得了了。”
刘立夏想了想,说道:“等到明年地里青黄不接没菜吃的时候,恐怕我们家这豆腐还更好卖些,那一个月应该也能挣不少钱。”
几人一听,眼睛就是一亮,有道理啊,地里没菜的时候,城里人自然也是没菜吃了,总好过天天吃咸菜吧。
那他们家这豆腐到时候岂不是大家都抢着买,就跟现在抢着过年的是一样的。
想到这里,众人就很兴奋。
刘立夏想着十四贯,两小的一年的束脩恐怕都够了,心里的石头就落了地,一了却了一桩大事。
一桩大事去了,到想起来另外一件事,忙看向他爹,“爹,这过年祭祖,给爷爷奶奶上坟什么时候去啊,这都二十八了,明天都二十九了,总不能不去了吧?”
刘大柱笑道:"别急,这不是还没到时候么,我们跟村里那些刘家村的人都商量好了,明天大家伙一起去,路上也好有个伴。"
“你明天不是要进城给酒楼送豆腐么?”
周氏好笑的看着她道:“这送豆腐要得了多久,你爹又不用去摆摊,送完了到香纸铺子去买点香蜡纸,回来就跟这大家伙一起回去了。”
刘立夏点点头。
刘青山在旁边忍不住跃跃欲试,“爹,我们去不去啊?”
刘青河也想回去,眼巴巴的瞅着他爹,虽然这天气冷,但是他还是更想回去看一看。
眼巴巴的瞅着他爹道:“爹,我也想回去,我也想回去看一看。”
刘大柱挥挥手,不情愿,“你们小娃娃家回去干什么,这山路难走的紧,你们肯定走不动,别到时候还要我背,我可背不起。”
周氏也道:"是啊,你们回去干什么,你们还小呢,等过两年,过两年你们大了,再让爹带你们回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99TXT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