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三年秋分后的第十一日,太史局废墟笼罩在铅灰色云层下。·x!j?w/x`s.w!./c\o.m`墨九蹲在焦黑的日晷旁,指尖轻叩青铜晷面,十二道裂纹中渗出的金粉在阳光下勾勒出北斗轮廓 —— 这是昨夜阿夜用磁石粉显形的星象密文。
他从腰间解下七棱测绘仪,这是用浑天仪残片改良的机关,顶端的璇玑金指针甫一接触晷面,齿轮便发出轻快的咔嗒声。司南站在三丈外,手持《麟德历》残页对照日影:"卯初刻的日影本应落在 ' 胃宿 ' 刻度,现在却偏至 ' 昴宿 ',差了整整三寸。"
墨九突然比出 "齿轮错位" 的手势,测绘仪的指针正指向晷面下的暗格。阿夜抽出横刀撬动石座,腐朽的木香混着硝烟味涌来,露出藏在日晷底座的星象密码 —— 七组同心圆刻纹,中心嵌着半枚璇玑金符,纹路与机关盒的残片完全吻合。
"前朝宇文氏的 ' 七星锁 '。" 司南用玉佩抵住符纹,底座竟缓缓升起,露出刻在基座的微型星图,"每颗星位对应不同的日晷误差值,天枢星位的刻度被人为磨去了三分之一。"
墨九取出鹅颈铜尺,丈量晷针倾斜角度:原本应与地平面呈三十四度的指针,此刻偏向西北方三度,针尖残留的火星灼伤痕迹,与太史局纵火案的磷粉燃烧轨迹一致。他忽然从袖中抖出十二根磁针,绕日晷摆成二十八宿阵,磁针竟全部指向天枢星位的暗格。
"磁针被璇玑金干扰了。" 阿夜观察着反常的磁向,狼首护腕在金属反光中泛着冷光,"这种合金不仅能储存星象能量,还能扭曲地磁感应 —— 难怪日晷指针会出现方位偏差。"
司南翻开张恪之的验尸报告,指尖划过 "太阳穴金属丝含璇玑金" 的记录:"凶手用这种合金打造日晷指针,既能通过磁干扰改变刻度,又能在纵火时引发磷粉爆炸。′微*趣/晓.说- ,哽?薪\最-全.墨九,把测绘数据按北斗方位标注。"
墨九点头,取出银质算盘,算珠表面刻着不同纬度的日晷修正值。他闭目回忆长安各坊的日晷位置,忽然在算珠排列中发现异常 —— 西市、朱雀大街、大明宫的日晷,其刻度偏移量恰好构成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
"看这里。" 阿夜指着日晷底座的暗格边缘,那里用波斯文刻着一串数字,"和钦天监博士尸体金属丝上的刻痕一样,是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的时差换算公式。"
司南忽然想起李淳风在《麟德历》中的批注:"日月运行,迟速不均,故有盈缩之差。" 他望向墨九正在绘制的误差曲线,秋分前后的时差波动与张恪之的死亡时间完美重合:"凶手利用均时差制造时间盲区,让我们误以为案发时浑天仪的异常是天罚,实则是精密计算的机械诡计。"
墨九突然举起从底座取出的璇玑金符,符面在云层间隙的阳光下投射出微缩浑天仪。当符纹转动至天枢星位,投影竟在地面拼出太史局的平面图,火德殿位置被星芒重点标记 —— 这与残页的 "火德殿" 线索呼应。
"去火德殿。" 司南将金符收入暗袋,"那里应该藏着校准日晷的密钥。阿夜,你检查废墟中的磷粉残留;墨九,记录所有日晷的偏移数据,重点标注璇玑金部件的分布。"
火德殿的朱漆门已被烧穿,门框上的椒图纹章只剩焦黑轮廓。墨九刚跨过门槛,脚下的青砖突然凹陷,弹出七支淬毒弩箭。他旋身避开,袖中机关锁精准勾住弩机,取出暗藏的星象图 —— 正是日晷底座密码的完整版本。+1¢5/9.t_x?t\.*c-o·m*
"小心地板。" 司南指着砖缝间的北斗刻痕,"每步必须踩在星位上。墨九,用测绘仪扫描地砖。"
少年点头,展开袖中带状测绘仪,前端的璇玑金探头掠过地面,砖下立刻传来齿轮转动声。当探头经过 "天枢星" 位,一块青砖升起,露出石匣中的青铜钥匙,钥匙顶端刻着与日晷指针相同的星形缺口。
阿夜忽然按住刀柄,盯着墙角的焦痕:"这里的焚烧痕迹呈螺旋状,和浑天仪的青光轨迹一致。凶手在火德殿演练过日晷偏移的诡计。"
司南将钥匙插入石匣,顶面浮现出立体星图,每颗星标着不同的误差值。墨九迅速记录,发现天枢星位标注着 "+16 刻"—— 正是张恪之尸僵延迟的时间。他忽然比出 "镜像" 手势,提示星图与日晷刻度呈反向对应。
"原来如此。" 司南轻抚星图,"日晷刻度的偏移量,实际是凶手为特定星象祭祀预留的时间窗口。天枢星符的激活,需要太阳影子在错误刻度停留十六刻,正好对应璇玑金药剂的有效时间。"
墨九忽然指向星图边缘的波斯文注释,司南翻译道:"七星连珠,七时之锚,天枢为始,以血定轨。" 这与刺客密信中的预言完全吻合,证明日晷偏移并非偶然,而是七星连珠案的时间锚点。
阿夜在灰烬中发现半片齿轮,齿牙间嵌着漠北红沙:"和钦天监博士鞋底的沙子一样,说明凶手在布置日晷时,动用了突厥商队的成员。" 她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在西市寻获的璇玑金碎屑,与齿轮材质完全一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司南接过齿轮,发现内侧刻着 "宇文" 二字的古体:"前朝钦天监的专用印记。二十年前的舞弊案,果然和宇文氏余党有关。" 他望向墨九正在拼凑的星图,忽然发现所有偏移刻度的终点,都指向玄武门的方位。
"墨九,把各坊日晷的偏移数据汇总成图。" 司南下令,"阿夜,去查玄武门附近的日晷是否也被篡改。我们需要确认,凶手是否在为某个特定地点校准星象坐标。"
墨九席地而坐,展开五尺长卷,用金粉标注每个日晷的位置与偏移量。当他将七处关键偏移点连接,地面竟浮现出北斗七星的图案,天枢星位正是太史局,摇光星位直指玄武门 —— 这与机关盒投影的玄武门轮廓完全重合。
"七星连珠的祭祀阵。" 司南低声道,"每枚铜符对应一个星位,通过篡改日晷刻度,凶手在长安城中构建了巨大的星象坐标网。天枢星符的激活,就是为了锁定这个坐标网的起点。"
阿夜忽然指着长卷上的西市标记:"那里的日晷指针用的是波斯合金,却刻着宇文氏的星纹,说明突厥与波斯的星象势力早已勾结。" 她的狼首耳坠突然发烫,这是突厥密教预警的信号。
墨九突然比出 "危险" 手势,测绘仪的璇玑金指针疯狂旋转 —— 火德殿的暗门后传来齿轮摩擦声。司南迅速拉过阿夜,三支弩箭擦着发梢钉在门框上,箭头淬着的孔雀蓝毒,正是波斯弯刀的剧毒。
"退出去!" 阿夜横刀劈开暗门,却见门后通道已被巨石封死,石壁上用新鲜血迹画着北斗七星,天枢星位滴着水珠 —— 这是凶手留下的时间标记,暗示下一次作案就在雨水渗透石墙的时刻。
司南望着渐沉的暮色,日晷的阴影已悄然改变方向:"墨九,把日晷刻度偏移的证据整理成册,重点标注璇玑金部件的分布和波斯文注释。阿夜,通知刑部封锁所有被篡改的日晷,尤其是玄武门周边。"
墨九点头,将测绘仪收入特制的防震木盒,盒盖上的二十八宿纹章与日晷底座的星象密码相映成趣。他忽然取出在火德殿找到的青铜钥匙,与机关盒上的凹槽比对 —— 严丝合缝,证明这是打开下一个机关的密钥。
长安城的暮鼓敲响时,三人组带着沉甸甸的测绘数据返回观星阁。墨九在工作间悬挂起巨型日晷模型,用不同颜色的丝线标注偏移刻度,璇玑金部件在烛火下闪烁着危险的光泽。司南望着模型,忽然发现所有偏移量的数学总和,恰好等于《戊寅元历》中被篡改的冬至日影差。
"凶手在复制二十年前的星象骗局。" 司南握紧父亲遗留的玉佩,"当年宇文氏通过修改日晷刻度,伪造了 ' 岁星当空 ' 的吉兆,为玄武门之变背书。如今他们卷土重来,用七星连珠的预言颠覆李唐。"
阿夜轻抚横刀,刀鞘上的狼首在阴影中若隐若现:"但这次他们结合了波斯密教的药剂和突厥的磁石技术,让时间诡计更加精密。墨九的测绘图,就是破解他们的关键。"
墨九忽然指着日晷模型的天枢星位,又比出 "钥匙" 手势。司南会意,将青铜钥匙插入模型底座,齿轮转动声中,模型顶部浮现出微型浑天仪,指针正指向二十年前玄武门之变的星象 —— 而在天枢星位,一枚璇玑金符正在缓缓显形。
观星阁外,细雨开始飘落。墨九在测绘报告的末尾画下最后一个星象符号,那是结合了宇文氏家徽与波斯六芒星的标记。他不知道的是,在太史局废墟的阴影里,一双戴着璇玑金手套的手正抚摸着未被发现的第七处日晷,那里的刻度偏移量尚未被记录,而指针顶端的星形缺口,正对着观星阁的方向 —— 七星连珠的时间陷阱,才刚刚完成第一个锚点的校准。
喜欢神探司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