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99TXT > 军事 > 三国:基因提取 > 第117章 董卓入京,欲废帝新立

河东,董卓得到几乎先后得到何进和张让的密诏,大喜道:“一切,果如文优所言。”

李儒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我们等待如此之久,终究没有白等。

机会就在眼前,主公只需伸手抓住,便可一步登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董卓开怀大笑:“若能成,文优当记首功。”

李儒笑了笑,道:“主公,迟则生变,不可耽误。”

董卓点了点头,带着五万西凉铁骑,立即奔赴洛阳。

河东离洛阳并不远,铁骑一路急行,两天时间便进入洛阳境内。

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刚入洛阳境内,便远远地看到一队人马拥护着两名孩童迎面而来。

董卓看那两名少年衣着华贵,像是皇宫中人,便立即纵马飞奔而上,厉声喝问:“尔等何人?天子何在?”

少帝刘辩如今也不过九岁,看着那人一身肥肉,眼神冷厉,刚经历皇宫之乱的他,吓得身体颤抖,一句话也不敢说。

一旁陈留王刘协被人抱在怀中,年岁虽小,却比刘辩更加镇定,用稚嫩的声音指着刘辩道:“我皇兄就是天子?”

董卓诧异地看了刘协一眼,这男孩看上去也就四岁左右,居然如此镇定自若。

他又看向天子刘辩,见其神色畏惧,根本不似一个天子,顿时心中鄙夷。

但其终究是天子,董卓还是表明身份道:“某乃河东太守董卓,得大将军何进宣召,特来保驾。”

“既是保驾,即可护送我等回宫。”

抱着陈留王刘协之人沉声说道。

董卓领命,带着五万西凉铁骑,护送着少帝等人返回洛阳城。

半路遇见卢植,其深知董卓乃豺狼,到了洛阳城外对董卓道:“董太守,如今皇宫之乱已平,董太守乃外臣,不可带兵入京。”

董卓心中恼怒,不带兵入京,怎么掌控朝堂,做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李儒拉了拉董卓,对卢植道:“卢将军所言甚是。”

董卓见状,冷冷地看了卢植一眼,将大军驻扎在城外。

回到宫中,见了何太后,各自清点宫中人和物,却发现不见了传国玉玺。

几番寻找无果,只能作罢,心中也没有太过在意。

董卓大军虽然驻扎在城外,却每日带着亲卫在洛阳城内四处溜达,弄得百姓惶惶不安。

后军校尉鲍信,来见袁绍,道:“本初,这董卓必有异心,当速速除掉。”

袁绍眼中精光一闪,摇头道:“朝廷新定,不可轻动刀兵。

我已派人给并州牧丁原传信,让他来洛阳诛杀宦官,守卫新帝。

相信,不久后便会抵达洛阳。

那时,有并州牧大军牵制董卓,洛阳方可无忧。

此时,切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激怒董卓。”

鲍信点头离去。

董卓大军驻扎在洛阳城外,对洛阳城是极大的威胁。

为了不触怒董卓,朝廷上至少帝,何太后,下至百姓都对董卓敬畏三分。

这更加助涨了董卓的野心,到最后都敢带着亲卫擅自出入皇宫了。

汉灵帝驾崩,皇宫大乱,洛阳兵力损失不少,哪敢与董卓的五万西凉铁骑抗衡。

所以,对于董卓的所作所为,只要不是太过分,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加以阻拦。

这反而让董卓渐渐在洛阳站稳了脚跟。

然而,刘辩为少帝,有何太后和诸多大臣守护,让董卓很难掌控此时的朝廷。

废帝新立的念头,逐渐在董卓心中诞生。

这一日,董卓在李儒的帮助下,掌控了何进旧部兵马,势力更加强盛,对李儒道:“文优,吾欲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新帝,如何?”

李儒闻言笑道:“主公所言,亦是儒所思。

本想过两天再来找主公言明,没想到主公竟与儒有着共同的想法。

此事宜尽早行事,迟则生变。

明日可于温明圆中,召集百官商议,但有不从者,斩之。

百官畏惧,不敢反对,则大事可成也。”

董卓闻言大喜,笑道:“有文优,这天下难逃吾之掌心。”

次日,董卓在温明圆大摆宴席,邀请百官赴宴。

百官忌惮董卓,不敢不到。

待百官尽数到场,董卓方才带剑入席。

酒至半酣,董卓扫视百官,厉声道:“吾有一言,诸官切静听。”

百官相视一眼,看向董卓,静待下文,无人敢大声说话。

董卓见状,满意地点点头,道:“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何以掌天下?

今新主懦弱,不如陈留王聪明好学。

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官以为如何?”

百官面露震惊,废帝新立?这董卓还真是胆大包天。

然而,他们畏惧董卓,俱都不敢出声。

唯有一人起身,走到董卓面前,大喝道:“汝是何人,敢在此狂言乱语?

天子乃先帝嫡子,并无过失,岂能妄议废立?

汝,想篡位吗?”

董卓转头看去,见是并州刺史丁原,不仅怒斥:“顺我者生,逆我者亡。”

说罢,董卓拔剑欲斩丁原。

丁原身后一人,生的气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持方天画戟,对董卓怒目而视,隐隐有一股杀气席卷而来。

李儒见状,心里一惊,连忙道:“今日宴席,不可谈国政,来日再论此事不迟。”

其余百官见丁原顶撞董卓,害怕他将董卓激怒,都劝丁原赶紧离去。

待丁原离去,董卓问百官道:“吾之所言,可合公道?”

卢植大声道:“今新主虽然年幼,却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

汝乃外郡太守,从我参与过国政,怎可强行废帝新立?”

董卓大怒,拔剑向前,欲杀卢植。

这老家伙,从黄巾之乱开始,便想要杀他,今日居然还敢反对自己,简直岂有此理。

百官连忙相劝:“卢尚书海内人望,少有人及,若害之,恐会引发天下动乱。”

王允也道:“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另日再议。”

于是百官解散,董卓首次废帝之计,以失败告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