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意恍然,失笑道:“那倒是不必,心意我收下了,规矩不可破,便依然按照以往就行,若大家伙真想感谢我,明年多使点力,多种些粮食,先把生活都过起来。?新.完,本·神?站¢ ?首¢发·”
“这,东家……”
她摆摆手,“就这样了,跟李先生说一声,下个月葵花田也快能收了,真要道谢那可真没完没了。”
李福一顿,随后也失笑,感激的朝她深深一礼。
“东家说的是,行,那小的就去说了。”
有些事没法样样都算的明白。
东家是个宽厚且有大能耐的人。
她愿对他们好,把他们当自己人照顾着,以后便依然少不了如这次的事。
总是谢来谢去说不得还伤情分。
但不代表他们就真的会理所当然承接,总之以后大家伙需更尽心尽力为东家干活就行。
他们农家人,也就那个把力气好使。
此时庄园外。
福安郡主也站在不远处看热闹。
几日下来,庄户们已经把麦子全收上来。
挑了饱满的好种子,趁着大太阳晒上两天,再装麻袋里送过来。
有的直接挑着木桶或藤筐。
从门口往下排,入眼能见到的都是金灿灿的麦子,看着令人心情舒畅。+优/品+小!说+网? ·更-新·最!快+
李承志带着两助手,捧着一叠账本出来,看到这个场面,也忍不住扬起唇角,笑得愉悦。
多少年了,都没见过这么喜气洋洋,热闹惬意的一幕。
打从新东家来了后,整个庄子里每日都在变化。
包括庄户们,别的不说,精气神的变化就很明显。
若是往年,这会多是愁眉苦脸。
毕竟多数人就靠着田里那几亩薄田过活。
九月收下来,为数不多的粮食就得分三份。
一份上交,一份换成银钱,采买过冬物资。
剩下一份要留着吃到明年秋收。
这一份要吃上差不多整一年。
田地种得多的人家倒还好些。
种上一两亩的,就靠剩下那一两百斤麦子,再怎么省吃俭用,也吃不到那么久。
来年还得继续一边愁田地不丰,一边在外寻活计补贴。
可今年,别说田地亩产多增了两百斤。
每家每户地里可还有一亩葵花田。
等收下,卖出后,最差都能赚个二三十两银子。
有这笔钱,今年收下来的粮食,就不用分一部分去换钱。
一亩田能留下来三百多斤。
最差一家都至少种上两亩田,像周寡妇家,小七百斤,就母子两口子足够吃上一年饱饭。^x¢7.0!0+t¢x?t′.,c-o`m′
更别说这段时间,东家放出来不少散碎差事,给的工钱都很大方。
不少人家今年光靠工钱都增收不少。
不用愁未来事,这精气神能不好么。
连一些病弱的老人这阵子身子骨似乎都硬朗不少。
其中,受益最多的,当属李承志一家。
他和小女儿在庄里干活,每月父女俩光月薪,加上奖金什么的,合起来能拿到六两。
现在二女儿也在东家的布庄里,只要认真做事,能成功被留下,以后定然也能有一项不错的收入。
家里人口多,田地种的也不少,十来亩田。
今年收下来六千多斤麦子。
一家留下一千斤就足够吃,其余除上交的,还能卖出一大笔钱。
小儿子也顺利考上秀才,前途无量。
加上前阵子出的那档子事,得的赔偿。
今年一家子日子都好了十几倍。
目前唯一不清楚情况的,只有走商还未归家的二儿子。
他想着,等这次二儿子回来,就让他别再出去。
他想到老爷子之前提议,如果葵花赚的钱多,便把宅子扩建的事,心头一片火热。
他对几个儿女还是挺愧疚。
之前因为他的原因,家里一直青黄不接。
大儿子还好,有个孩子。
老二见天出外跑商,至今还没留个孩子,二媳妇也每年只能留在家里苦等。
现在日子好起来,他们也得有个自己的小家。
二女儿年岁上来,婚事也要重新寻摸。
小女儿也到相看的年龄。
还有小儿子,其实也差不多可以先相看了。
越想,李承志嘴角翘得越高。
放下账册就高声喊道。
“乡亲们,刚东家已经知道大家伙的心意,东家说了,心意她接了,不过一切还是照规矩办事,往年多少今年就多少,如果大家伙真想谢,明年就多卖几分力,多种些粮食,把日子过起来。”
众人闻言,立刻嗡嗡嗡的喊。
“规矩是规矩,心意是心意,要不就当多出的一成咱送东家尝。”
“对对。”
每个人都是红光满面,多送出一成粮食,没有半点不舍。
这一成粮食,可还没东家给他们增的亩产多。
不送心里都不大安心。
李承志笑着抬手往下压了压。
等众人安静下来,才继续道:“这是东家的意思,咱就别轴了,真心感谢,那就把力往明年使,多种一些田,多交一些粮,大家伙把生活过好了,每天乐呵呵,东家看着也开怀是不。”
“好了,时间不早,就不多话,来来,开始了。”
他说着,在早准备的桌后桌下,摊开账本。
排第一的人立刻扛着装粮的布袋上前。
两名助手,一名上前打开布袋,抽检粮食。
一名则负责上称。
舀出一成粮食到旁边的大麦桶里,多出来的连同布袋一起还回去。
“真好。”福安郡主看了会,低声感慨一句。
随后转身往云知意的院子走,心中莫名升起一股火。
不是怒火,不是妒火,也不是郁火。
而是一股像终于寻到目标而烧起来的烈焰。
她以前所做的事,就是过好当下,并且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她得太后宠爱,又继承母亲遗产,本身钱财产业自都不缺。
却还是费力的去搞琼阁,打造名气和地位。
无非就是知自己没有一个正经娘家,太后在世还好,若哪天太后走了,自己在婆家日子不一定能继续舒心。
可自从跟云知意走到一起。
她似乎才明白,人生不止居于后宅那一亩三分地。
尤其是她们这些身居高位的人,能做的事更多。
“善银?”听到福安郡主就琼阁起的新项目,云知意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