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99TXT > 其他 > 宸宫谣 > 第60章完结

“你自然明白我说的是什么。¨兰*兰~雯`学? ,追+醉^辛?章\劫,”容太后冷冷道。

她凝视着摇光,问他:

“你为王长子,若王殡天,你便是新的宸王。祭拜宸国的列祖列宗,唯有宸王才可,你是要自己祭拜,还是同一个外姓女子一同祭拜?若要与外姓女子一同祭拜,对方只能是你迎娶的新王后。哪怕是王后,亦是要恪守礼法,站于宸王之后。”

她的问题表面是问摇光,你是要如何祭祀,实质已经直接问摇光,你究竟想如何对待王位与荷华。

只此一生,她都是他的继母。

这是她来宸国的那日起,便无法改变的事实。

因为这个事实,他曾在两年前,决绝地拒绝了胧月阁里,她向他伸来的求助的手。

群臣议论纷纷,荷华垂下眼眸。

摇光不发一言。

广场四周,高大的松柏如卫士般静静伫立,枝干苍劲,针叶茂密,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低语。

许久许久,摇光终于挪动脚步。

就在荷华以为他会因为容太后的话,独自点燃香烛时,他忽然向她走过来。

“父王病重,儿臣虽代他祭祀,但儿臣非宸王,因此,点燃香烛,祈求祖先庇佑之事,儿臣希望母后能够主持。”

他将香烛放到她的手里,眼瞳却极清透,仿佛窖藏百年的琉璃灯突然被擦亮,晃得人几乎要抬手去遮。风拂树叶的簌簌声漫上来,淹没他睫毛投在鼻梁的影,却淹不灭那簇光——

像有人把整座紫宸宫的夏夜,都锁进了一方见寸的琥珀。

「去吧,我说过,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站在你身后。」

「我曾松开过你的手,那也是我一生只有一次的后悔,绝无二例。」

荷华读懂了他的意思。/午¨4^墈·书\ \庚_歆\醉?快+

她握紧了手里的香烛。

香烛以上好白蜡为基,周身雕刻着云纹与瑞兽,握于掌心却不觉得硌手,只觉得温润。

荷华忽然动了。

却没有上前焚香,而是对容太后道:

“母后,昔日在幽京时,儿臣曾在藏书阁的典籍里,读过有关九夷的神话。里面说创世神开天辟地,分化光暗,光神曦与暗神魅结合,生女神名为灵。女灵仿诸神,创造生灵,分九族,才有了如今的九夷。既然古神创世,未分男女,未分尊卑,为何母后却觉得,祭祀祖先,王后必须立于宸王之后?”

她凝视着她,缓缓道:“母后,您同儿臣一样,是外姓女。您孕育了陛下,而宗庙里历代的宸王,身体里同样流淌着外姓女的血脉。但千百年来,却无一人能主持祭祀。所以,今日在这里,儿臣希望您同我一起,以女子之身,祭祀先王,祭祀先王后。”

说完,荷华双手执烛,递于容太后跟前,沉默地与她对视。

十步外的垂幔被风鼓成白帆,浪头停在她的眉峰。

宗庙前所有幢幢的人影都在此刻碎成齑粉,落进她的双瞳里,凝成比雪还薄的微芒。

她无声地问她:

「容太后,您曾于冷泉台里问我,为何世人皆要求

女子三贞九烈,对女子求全责备,可为何从不要求男子也如此。」

「您明明并不认可这套规矩的束缚,为何今日又要以它为尺,来衡量我同摇光的关系呢?」

容太后的手指死死扣住衣袖,深衣曲裾如夜潮堆叠,金线绣的玄鸟忽明忽暗,仿佛随时要撕裂绸缎冲天而去。

玉笄上的明珠坠子簌簌地颤。

像极了她此刻的呼吸。

缠枝纹的广袖滑落半寸,露出腕上一痕旧疤——那是十七年前,宸王烨摔死她与雍王所生的两子时,她攥着剑刃划出的血誓。¨b/x/k\a~n.s`h*u_.¨c.o\m.

如今那疤却像条冷笑的蛇,在皮肉下蜿蜒游动。

指尖抚过冰凉的玉带钩,她忽然想起雍王出征临行前,跪在丹墀下的背影。

他铮亮的玄甲映着冉冉升起的朝阳,恍若一柄未出鞘的剑。

她闭了眼。

终于转身。

“哀家年事已高,这种事情,还是由王后代劳吧。”

容太后离开后,窃窃私语逐渐停止。

仿佛石子投入湖面,荡漾开的涟漪随着石子的沉底归于平静。

摇光嗓音清朗:“既然太后不愿,还请母后上前焚香。”

沐浴着灿烂的晨曦,荷华上前点燃香烛,香烟袅袅升腾,令她看上去仿佛笼罩在云烟雾里。

“可以奏乐了。”摇光看向乐师。

乐师早已准备多时,编钟、琴瑟、丝竹管弦摆放得整整齐齐。

随着一声清脆的竹哨声,乐声骤然奏响,刹那之间,钟鼓齐响,琴瑟和鸣,仿佛鼙鼓动地,又如林海听涛。

在庄重的乐声中,荷华率领众人领步入宗庙。进入宗庙后,她先来到祖先牌位前,行稽首大礼,额头触地,以示极度的尊崇。之后,依次献上美酒、三牲、谷物等。

每献一种祭品,摇光都要向祖先牌位禀报祭品的名称、来历,表达对祖先的敬意与追思。

祝官手持竹简,站在一旁高声朗读祝文,内容包括对祖先功绩的颂扬,回顾宸国齐氏的悠久历史,以及祈求祖先保佑国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家族昌盛等。

在祝官朗读时,所有人皆低头默祷,神情庄重。

荷华不觉抬眼,正看见宸文王的画像旁,泛黄的王后画像。

宸文王雄才大略,北定云中,西收岱山,东取汧灵,将北疆蛮族赶至龙襄原外居住,可以说是一代雄主。

而他身边的王后卫姜,留给后人的,只是一个面目模糊影子,寥寥几笔,唯独记载她一生无子,薄命早亡。

或许百年以后,自己也只是一张宗庙里悬挂的画像。

“母后,祝官读完了,我们可以出去了。”

摇光的声音将她的思绪拉回现实。

荷华回过神,正看见老祝官一脸不爽地盯着自己,仿佛在责备她不该随意抬头。

荷华无声地笑笑,向着老祝官微一点头后,快步走出宗庙。

走出宗庙的一瞬,视线突然从昏暗转为开阔,微风拂过面庞,云层里漏下大束大束粗直的光柱,荷华不觉眯了眯眼。

宗庙的大门在她身后缓缓闭合,发出隆隆的沉重闷响。

即便日后她只是悬挂在里面的一张画像,她也不会像王后卫姜那样,只留下一个“薄命早亡”的评价。

她会在史书上留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是姬氏公主,是宸国王后,更是她自己。

她名荷华。

所有人都会记住,她有属于自己的,堂堂正正的名字。

她再也不会被外界左右,于心而言,她问心无愧即可。

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

——————————

方此之时,昭阳殿。

药炉上的蟠螭纹铜鼎咕嘟作响,苦味攀着纱幔褶皱往上爬,漫过十二扇云母屏风,在龙榻前凝成一线灰雾。

服侍宸王烨喝完药,宦官例行公事地放下帷帐,金丝熏球从帷帐钩上坠落,裹着陈年的苏合香砸进锦褥,惊起簌簌尘絮如细雪。

突然,君王露在锦褥外,枯瘦如同树枝般的手,微微一动。

宦官怔住。

反应过来后,他小心翼翼唤了一声:

“——陛下?”

第57章 惊变(14)岂能事事如意?但求无愧……

从宗庙来到华章台,已是正午时分。

华章台位于紫宸宫的太极殿外,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径道以紫贝缀砌,以豪华富丽闻名于诸侯。每每宸国有重大节日或者阅兵仪式,宸王都会驾临华章台,以示威严。

未吃午饭,荷华便率人登台。

云石台阶一眼望不到头,加上凤袍厚重,荷华登顶之时,饿得眼冒金星,险些被裙摆绊倒,还好念薇眼疾手快,扶了她一把。

此时华章台的广场周围,已经汇聚了大半个王都的百姓。从荷华的位置向下看,乌泱泱一片人头攒动,金吾卫的铠甲泛着粼粼的碎光。

等所有人于台上站定,摇光上前发表例行演说。

他的《宸论》是昨晚就写好的,辞藻华美磅礴,引经据典,浩浩汤汤,从兆孝王分封祖先造胜,赐齐姓开始,一直说到祖父宸文王拔三川之地,灭犬戎,定云中。

即便荷华兴趣寥寥,也不得不承认,经他一说,宸国的历史着实让人热血沸腾。两相比较,她父王在世时写的那些策论,实在有些相形见绌。

难为他昨天处理了一整日的善后工作,晚上还能写出如此文书。

这个精力,着实非比寻常。

摇光讲话的时候,荷华偷偷扫了一圈周围,确定无人留意自己,手悄悄伸到袖袋的荷包里,摸出一块桂花糖含入口中。

甜丝丝的滋味一瞬间在舌尖弥漫开来,整个人瞬间有了力气。

一块糖吃完,忍不住又摸了一块出来。

第二块、第三块、第四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99TXT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