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是你的护卫!总有一天我会回到草原,我会骑着马坐着船跨过你们的汧灵江,我麾下的铁骑会踏破你们的城墙,我的旗帜会插满你们中庭每一个角落!我发誓!!!”
说话的时候,他攥紧拳头,整个人都在微微地颤抖,像是愤怒的小兽,炸了一身的毛在龇牙咧嘴。-芯·完,夲!鉮*占. ,首!发.
他知道自己被兄长抛弃了。
可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和公子景不同,他身边甚至没有亲人来照顾,因为他除了哥哥以外的亲人都死了,整个天耀城里,也没有和他一个部落的人,好多宫人都瞧不起他,因为他是北疆的蛮族,是他们眼中的外邦异类。
面对敖日的出言不逊,璇玑本来很恼怒,但看到孩子亮亮的,闪烁着泪光的眼睛,她心里忽然轻轻一动。
想了想,璇玑向敖日伸出一只手,攥紧的拳头摊开后,掌心里正卧着一只晶莹剔透的浅金色糖块。
“好啦,别哭了,我没有瞧不起你的意思,你们草原上的男子不都觉得自己很强吗?你在我身边,我需要你保护我的,不是吗?”
“当宸王,毕竟是个很危险的事呀,我……也会害怕的。”
敖日愣住了,眼前的宸国女君好像真的没有任何说谎的样子,她的眼瞳明净透澈,像是倒映了一泓月光。
那些炸毛的尖刺突然之间就软下来,许久,低低地“嗯”了一声。
“桂花糖,我王兄做的,很甜的,喏。”璇玑将手掌又往前递了递。
敖日接过糖块,含入嘴里,丝丝缕缕的甜伴随着桂花的清香满溢开来,原本苦涩的心房,好像一瞬间也没有那么难受了。
就在两个小孩吃着糖,一起并肩坐在城楼上,看天边一轮红日渐渐落山的时候,念薇突然匆匆而来。
看到璇玑晃荡着腿,坐在城垛上,她吓得脸都白了,急忙冲上去将璇玑抱下来,严厉道:“陛下,以后可不能坐这样危险的地方了!”
璇玑却不以为意,“念薇姑姑,你找朕做什么呀?”
念薇叹口气,摸了摸她的头,“太后找您有要事商议,陛下赶紧随奴婢去御书房吧。*x-i,n_x¨s¨c+m,s^.¢c\o′m\”
第164章 帝颂(6)齐姓姬氏,代代相传。……
冰盘似的满月高悬于空。
一地流银的月华里,树影随风轻轻颤动,璇玑踩着树影,迈过御书房的门槛。
九枝青铜树灯的火焰闪闪烁烁,暖橙色的光线里,荷华身着降红色的深衣,跪坐在黄梨木的矮案前,聚精会神地看一卷竹简。
听见女儿的脚步声,她抬了抬眸,示意她在矮案另一边坐下。
璇玑搅着手指,隐隐感觉不安。
——母后自从当了太后,便很少再穿深红色,日常都是以天青、淡青、碧绿为主,今日陡然见她一袭红衣,总让璇玑有点压力。
“璇玑,你知道你的姓氏是什么吗?”荷华放下竹简,微笑看她。
璇玑想也没想,掷地有声地回答:“齐姓宸氏!因为当初兆天子将宸国先祖封于宸地,所以先祖便以宸为氏。又因为先祖姓齐,所以宸国的国姓便是齐。”
荷华微微点头,继续问道:“那你知道兆天子的氏是什么吗?”
璇玑眼珠子转了转,回忆片刻,有些不确定地开口:“应该是……姬?老师以前说过,在兆朝统治的年代,普天之下皆为天子领土,天子贵为天下共主,代表最高权威。姬,既是天子之姓,也是天子之氏。”
她一拍脑门,“母后好像就姓姬!”
“不错。因为哀家是兆朝王室,姬氏公主。”荷华顿了顿,再度问女儿,“你可知哀家为何要灭郢?”
“因为……因为郢国挑衅在先!”璇玑回答。?m·a!l,i′x\s~w!.?c?o~m?
“你只说对了一半。”荷华起身走到墙壁上悬挂的九夷地图前,点了点宸国的位置,然后看向璇玑,“陛下你看,这就是咱们宸国的疆土。”
这张地图璇玑之前上课走神的时候,已经看过无数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她煞有其事地点点小脑袋,附和道:
“在整个盛华洲,咱们宸国也算是比较大的国家了。”
“但在兆朝统治的时候,整个中庭都是兆朝的疆土,面积相对于西州与北疆加起来的总和。”荷华平静讲述着,“但兆朝末年,天下大乱,天子王畿四分五裂,虽然宸国接连吞并了夏、容、黎、耜、郢五个国家,但至今未能完成中庭的统一,这也是母后发兵灭郢的最主要原因。”
璇玑看看荷华,又看看地图,陷入沉思之中。
平心而论,荷华其实很厌恶战争。
尤其是亲历黎国、耜国、郢国的灭国之战后。
她亲眼看到了战火是如何造成焦土千里,如何让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牧野原上,至今白骨露野,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青禾城里,断壁残垣,灰烟蔽日,稚子哭爹娘,离魂望故乡。
汧灵江畔,蒿莱没径,哀鸿遍野,渔樵绝踪影,舟楫沉寒江。
可如果不统一的话,他日北疆蛮族若是撕毁盟约,七部同心协力,跨过龙襄原,中庭各国,可有一战之力?
荷华无法回答。
璇玑忽然开口:“母后今夜叫儿臣前来,是想和儿臣商议征服晏国与雍国的事吗?”
因为女儿的聪慧,荷华微微一笑,“不错。”
“可如果仅仅只是征战的话,母后与彻侯、丞相他们决定就好了,为何非要找儿臣呢?以及……儿臣不明白为何母后先前要问儿臣的姓氏。”璇玑一脸疑惑。
“因为母后在想,有没有除了征战以外的法子,能令晏、雍二国臣服。”荷华温声道。
璇玑顿悟:“难道,母后想为儿臣改姓氏?!儿臣身上有姬氏的血脉,改成姬的话,宸国确实可以算是天下共主,再加上传国玉玺和九鼎都在宸国这里……”
“但,”璇玑有些犹豫,垂下眼眸,“儿臣感觉怪怪的。姬璇玑听上去,好像不如齐璇玑好听。”
平心而论,璇玑还是有点舍不得自己的名字的。
璇玑的反应在荷华意料之中,她没有强求,只是凝视着地图。
“不过,”璇玑很快又抬起头,握紧小拳头,眼睛亮晶晶的,语声振奋,“母后,如果儿臣姓姬的话,是不是统一的脚步更快?”
荷华笑了笑,点头:“确实会快一点,因为剩下的诸侯国,都是当初兆天子亲封,他们对姬氏的抵触与反感,远远不及对宸国的反感。但你贸然改姓,大概率会引起宸国宗室的反扑。毕竟如今宸国最大的封国,便是由你的姑姑丹皎统治,她和你一样姓齐。”
姑姑丹皎?不应该是三王姐丹皎吗?
母后是不是说错了?
璇玑眨巴眨巴眼睛,算了,还是先想更要紧的。
她双手托腮,脑子里两个小人儿相互打架,一个说姓齐好,一个说姓姬好,突然,她脑中灵光一现,大声道:
“儿臣知道母后的意思了!母后是不是不想改姓,只是改氏?!”
慈淑夫人教导过璇玑,按照时下的宗法制度,氏用来“明贵贱”,姓用来“别婚姻”,因此只有贵族可以有姓有氏,平民百姓无姓无氏。
而在贵族之中,男子向来称氏而不称姓,女子未出嫁时,既可以称姓也可以称氏,出嫁后往往只称姓而不称氏。璇玑又是女儿身,因此即便宸国改成姬氏,在外界看来,她的名字还是齐璇玑,并没有变。
不仅如此,只改氏而不改姓的话,宸国宗室的意见也会小很多。
荷华露出赞许的目光,“你想的不错,哀家确实想将宸国的氏改为姬,毕竟追根溯源,宸国原本的氏就是姬。你怎么看这件事?”
自己不用改名字,璇玑便没什么意见了,她定定看荷华,眸子莹莹发亮:
“母后曾教导儿臣,一切以国为根基,无论是姬氏还是宸氏,只要统治的人,还是我们的血脉就行。如果宸氏改回姬氏,有利于宸国的统一大业,儿臣全然支持。”
璇玑的思想工作做通,荷华便再没有任何顾及了,第二日的朝会上,她向一众朝臣公布
了宸国改氏的决定。
“齐姓姬氏,会是宸国所有国君的姓氏,代代相传,万世不变。”
这个决定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荷华事先不曾通知任何人,连丞相姜璘都没有告知,自然朝臣之间又是一番激辩雄谈。
这个说宸国的氏和国号有关,不可贸然改动,那个说宸国本来就是兆天子分封,改回姬也不算什么,只要国姓没变就无所谓。还有的人觉得,改回姬氏的话,是不是可以顺便再认领一下天下共主的名头。
但因为荷华亲自征服郢国,宸国又向来崇尚战功,再加上国姓依旧是齐,国号也没有变,所以宗室纵然有再多的反对意见,在荷华的支持者面前,还是败下阵来。
不仅如此,荷华还以宸王的名义,邀请雍国和晏国的使臣前来观看天子九鼎。
——郢国灭后,宸国霸主地位已然难以撼动,加上新近与北疆结盟,面对宸国的邀请,两国国君纵然再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依言派遣使臣来天耀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199TXT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